第34章 第三十四癲

四明山前,舞姬羽衣蹁躚,樂師鼓吹喧闐。秋風從曠野吹來,吹到人身上,帶來一絲清爽涼意。

喬知予修長的手指百無聊賴的轉著手中酒盞,瞥了一眼首座的宣武帝。

兩日前,這位天子舊事重提,想要給她晉爵,她懶得搞這些,隨口便謝絕了,他就郁郁寡歡到如今。

這老東西也真是個妙人,有時喬知予都覺得他與姻姻頗有相似之處,都是既要又要、欲壑難平。

如若當年她的兵安然無恙,她也順利被封為國公,待宣武帝江山坐穩,按照帝王多疑秉性,此後難免對她這個位高權重、威望素著的秦國公慢慢產生猜忌;而由於如今的天下離政通人和還遠得很,天子離垂拱而治也遠得很,宣武對她不免依賴,因此她不做這個秦國公,只做淮陰侯,又讓宣武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

怎麽做都不行,他怎麽不去死?

賤人……

喬知予面無表情的舉起手中酒盞,抿了一口酒。

一場秋獵通常為期五日,從第二日開始就是禮射和打馬球等遊戲。

上午巳時,四明山前,臨時鋪設的校場之上,射箭比試正搞得轟轟烈烈。君子六藝,射藝是其中重要部分,而武官後輩,也少不了學習射箭,所以這禮射比試是少見的文武皆可的遊戲。

下場的都是京中的小輩,十五六歲的少年人們大呼小叫的拿出自己稀爛的技術,在校場上雄赳赳氣昂昂的丟人現眼,他們歷經亂世洗禮的父母長輩們都坐在長案後,一臉慈愛的看著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兒們瞎胡鬧。

偶爾有奪得某場禮射魁首的少年昂首挺胸的經過校場邊緣,不管是哪家的孩子,長輩們都不吝誇贊,讓少年人的臉蛋一紅,頭不禁揚得更高。

那些少年裏,多數是少年郎,也有穿圓領袍,高束烏發的英姿颯爽的少女,看著他們,喬知予心情轉暖,忍不住露出了慈愛的眼神。

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只有經過亂世,才知道可以在承平之世長大有多麽可貴。

他們這些少年裏,未來也會有紈絝,有扶不上墻的爛泥,但更多的會是被當做繼承者仔細培養的文臣與武將,他們將是大奉的棟梁。

喬銘少年心性,跑出去胡亂摸了幾把箭,又和其他幾個國公府、郡公府的同齡夥伴嬉鬧一通。他雖然也才十八,但已是入伍的將士,再與弟弟妹妹們爭高下抹不開臉,於是也沒非要拿個什麽名次,玩開心了就屁顛顛的回來,熱得滿頭大汗,到處找水喝。

喬知予神情寬和的欣賞了兩眼自己這個令人省心的便宜弟弟,擡手遞給他一張汗巾,“擦擦汗”。隨後把自己身前沒動過的茶輕輕放到他面前,“慢點喝。”

喬銘接過汗巾,羞赧一笑,怕自己的汗氣熏到大哥而被大哥嫌棄,趕緊給自己臉上後頸哢哢一頓抹,力道頗大,抹得那張俊臉黑裏透紅。

喬知予微笑著注視著他,眼底滿是欣慰和滿意。看過喬銘,她忍不住又看了眼坐在自己右側的喬姻,心中充溢了數不盡的期待。

所謂環境塑造人,她喬知予在這一世深刻發揚小鎮做題家整理錯題集的精神,認真貫徹孟母三遷的教育原則,選中了喬家做育兒基地。這一世,姻姻的成長環境不是爾虞我詐的後宮,不是刀光血影的江湖,而是一個底蘊深厚的溫暖的大家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長歪的可能。

榜樣的示範作用也是巨大的,希望姻姻跟著耿直的小叔叔學習,最好能曬得黑黑的,長得壯壯的,多多吃飯,少少用腦,做個樸實強健的女人,她喬知予保她一世榮華無憂。

“喬銘都長這麽高了?上次見你,你才長到你大哥的肩膀。”

主位上,皇後杜舒一臉溫和的看著長案後的兩兄弟,溫聲說道。

喬知予聞言,擡眸瞥了一眼杜依棠,只見這女人今日身著一襲緗色華服,身姿端正,神態大方,端莊得不行,頗有母儀天下的威儀。要不是她幾次三番想來和她困覺,她還真就信了這是一位沉穩莊重的長嫂。

喬銘正擦著汗,突然被皇後娘娘調侃,頓時手都不知道往哪裏放,也不知道該說什麽,索性便“嘿嘿”一笑,點了點頭。

“聽說你去年從了軍,方才見你上場,真是箭術非凡。再過兩年就該及冠了吧,可曾想過婚配?”杜舒問道,話裏話外,似是有做媒之意。

喬銘一聽,頓覺不妙,趕忙甩鍋:“大哥都不急,我也不急。”

杜舒的目光便自然而然柔柔的落到一旁的淮陰侯身上。

喬知予被盯得如芒刺在背,不得不從酒杯裏擡起頭來,佯作雲淡風輕的一笑,擡起大手就糊上喬老四的狗頭,狠狠揉搓了一把,“臭小子,皇後娘娘問你話,你把你大哥扯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