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一首邊塞詩!王程,請品鑒!(第2/3頁)

現場所有人都舉起酒杯,跟隨王建彬,輕輕喝了一口!

王程也隨大流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畢竟他現在是工作狀態,肯定不能任性,要盡可能的將工作做好。

喝完一杯!

王建彬的臉色微微一紅。

因為,他喝的真的是一杯酒,大聲說道:“當今聖上,繼位以來,繼承太宗遺志,不忘胡虜威脅,不忘我大唐軍威,掃蕩周邊胡虜,無不臣服。今日諸多俊傑到場,不若就以此來作詩一首,如何?誰人詩作得到大家認可,當可刻印在我身後的滕王閣上,留以後人瞻仰!”

王建彬是真的逐漸代入了初唐這個時代,重修滕王閣的時間,唐太宗已經去世多年,現在是唐高宗也已經在位多年,獲得了諸多功績,覆滅北方和東北,西北諸多部落和國家,唐朝實力可謂是達到了一個巔峰!

大唐人士骨子裏的驕傲和大氣,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一步步鑄就的。

每個大堂人士都希望能上戰場獲得軍功。

所以,諸多名門世家子弟都主動出關,去建功立業!

這是華夏有史以來最強盛,也是最主動出擊,最好武的一個時代,和其後的宋相比,簡直是兩個極端,一個太強勢,見異族就一定要將其覆滅或者是打跪下,否則王朝上下都不安心;另一個是太慫,見到強敵就只想保存實力偏安一隅,根本不敢打硬仗!

所以,王建彬此時心中生出一股身在大唐時期的好爽大氣,直接大聲說道:“我就獻醜,先作一首!”

現場瞬間響起了鼓掌的叫好聲。

畢竟,這絕對是王建彬第一次現場公開作詩。

諸多水木和京圈的文壇人士,都紛紛鼓掌叫好捧場。

其他文壇圈子的人自然也不會當眾拖後腿,也是紛紛鼓掌叫好……

至於娛樂圈的諸多大咖明星們,當然也不敢得罪這裏的任何一位文壇大佬。

畢竟,文娛圈,文娛圈,文在前,娛在後!

不管是論地位還是影響力,以及背後的影響力,文壇都絕對在娛樂圈之上。

所以,娛樂圈人士都不敢得罪文壇大佬,都做好了當一個鼓掌工具人的心理準備!

掌聲響起一片。

彭傑一邊鼓掌,一邊低聲說道:“老王當年也是性情中人呀!”

蔣欽點頭:“嗯,我一直都很佩服王老,不管是治學態度,還是學術成就,和書法成就,都絕對值得敬佩!不過,王老在寫詩一道上,一直都比較一般。”

不是蔣欽看低王建彬。

而是王建彬一直以來都不是什麽創作型人物,而是研究性人物,不然也當不了水木中文系主任。

畢竟,要當如此重要的職務,不是會寫詩作對或者是寫書就行的,而是要有治學態度和研究成就才能上位的。

王建彬在業內的成就斐然,治學嚴謹,還有一手大師級書法,可謂是真正的學術大佬!

而在詩作和寫作這些領域,王建彬就沒什麽出色的建樹。

一些水木的師生和京圈人士,都音樂有些擔憂地看著王建彬,害怕王建彬會出醜,那可就真的是晚節不保了。

節目組迅速將提前準備好的文房四寶紛紛擺在了王建彬的面前!

王建彬也絲毫不客氣地拿起毛筆寫了起來,同時聲音洪亮地大聲說道:“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簡單的四句,卻是堪稱經典的唐代邊塞詩風格!

給了所有了解王建彬的人一個驚喜,或者是驚嚇。

這首詩,超出了他們對王建彬的了解和期待。

汪紅伊,溫紅倫等水木的師生都是第一時間鼓掌叫好。

張國斌,陳雨琪,梁小靚等人也都是紛紛鼓掌!

啪啪啪!

“好!”

“閆都督好詩。”

“閆都督是要棄筆從戎了嗎?好詩,好詩!”

一聲聲叫好,大家也都沒有忘記王建彬此時的身份,稱呼為閆都督。

閆伯嶼臉色紅潤,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這首詩,是他最近偶然所得,卻是一直沒有對外發表,今日這個以初唐為背景的宴會,還是全國直播,還有王程在場,正是絕佳的發表機會。

因為,這首詩,是他前段時間研究王程的那首邊塞詩涼州詞得來的一絲靈感,然後寫出來的。

所以,他很想在王程面前,將這首詩寫出來,讓王程來品鑒一下。

蔣欽和彭傑,溫寒月幾人都微微驚訝地看著王建彬,一邊也在鼓掌。

蔣欽低聲說道:“王老爺子這首詩,絕對超水準發揮了。這首詩,放在近現代的邊塞詩當中,都是佳作了。如果不是王程前段時間寫了一首涼州詞的話,王老這首邊塞詩可以說是近百年最佳的邊塞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