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新階層和新教

達觀看著這座港口城市,尼德蘭的港口歷史非常悠久,這裏很早就是北海航運的重鎮。

碼頭雖然冷清,但是從碼頭邊上的整齊的石頭房屋,以及港務處的小樓,都足以見到這座港口從前的繁榮。

達觀和阿方索船長下船,他東方人的面孔和醒目的光頭,引起了很多人的注視。

達觀怡然不懼,他和阿方索船長船長走出港口,租賃了一輛馬車,向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廳而去。

阿方索對著達觀介紹尼德蘭的情況。

“大師,尼德蘭其實是一個政治上的概念,這些低地地區的城市們,通過不斷的聯姻和通婚,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地區,因為貿易而串聯了起來。”

“尼德蘭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市政廳,市政廳會選出一名執政來管理這座城市,而市政廳則會對執政進行監督。”

達觀合十說到:“有點像大都督的制憲會議。”

阿方索點頭說道,不過他又搖頭說道:“尼德蘭的市政廳只有世襲貴族和資產超過一定數量的大資產家才能進入,和大都督推行的制憲會議是不同的。”

達觀也點頭,制憲會議的代表從各階層中選出,東南也沒有世襲貴族這種東西。

達觀這一次歐陸,倒是對歐陸的形勢有了了解。

歐陸這些宗派鬧的厲害,其實主要就是兩派。

一派是傳統的天主教,這其中以西班牙最為狂熱,腓力二世自稱是護教王,在宗教上是最維護天主教正統。

西班牙也確實是這樣的,他幾次財政破產,就是因為西班牙王室的宗教狂熱。

比如和奧斯曼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又比如哈布斯堡家族在陸地上和奧斯曼的爭奪。

這一次奧斯曼大帝蘇萊曼親征匈牙利,神聖羅馬帝國的新一任皇帝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腓力二世自然也要出兵幫助親戚了。

天主教第二大勢力就是法國了,不過法國和狂熱的西班牙不同,法蘭西號稱天主教孝子,當然這個“孝子”是呂布那種孝子,法國對於宗教問題非常靈活。

法國雖然也是天主教國家,但是他的政治行為多是出於國家利益,而不是宗教原因。

比如在和西班牙結盟和奧斯曼爭霸的時候,偶爾法國也會忌憚哈布斯堡家族的強大,和奧斯曼人組成同盟。

三十年前,法蘭西國王就和奧斯曼人建立了同盟,同盟在當時被指斥為“邪惡的聯盟”“百合花與新月的瀆聖的結合”,故又稱“不虔誠的同盟”“瀆聖同盟”。

和奧斯曼人結盟,基本是出於國家利益。

法國的北面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南面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王國,就連法國的西南的尼德蘭地區,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

法國可以說是被哈布斯堡家族的同盟給包圍了,這讓國土大部分是平原的法國非常不安,瀆聖同盟也就是這樣背景下成立的。

如今歐洲的局勢,法國從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登基之後,法國的中央集權日益提高。

而亨利四世本身就是為了繼承法國王位而改信天主教的,所以亨利四世對於宗教問題非常寬容,也讓法國沒有陷入到宗教內亂中。

法國的日益強大,讓四周哈布斯堡家族的聯盟日益緊張,也加強了對法國的封鎖。

法國和異教徒人奧斯曼帝國結盟,對抗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組成的聯盟。

英國則是搖擺不定的。

英國的前任女王,歷史上被寫進各種鬼故事的“血腥瑪麗”,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

瑪麗女王執政的時候,對於新教徒瘋狂壓迫。

這也讓英國發生了內戰,最後英國王位落入到了信仰新教的伊麗莎白一世頭上。

伊麗莎白一世就是一名新教徒,不過她繼位的時候為了不引起國內宗教矛盾,對於宗教采取寬容態度。

但是英國的宗教平衡非常不穩定,西班牙一直想要幹涉英國,為此伊麗莎白一世甚至許諾不結婚,就是為了保持國內的宗教平衡。

但是與此同時,歐陸北方的新教卻在不斷繼續力量。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讓新教在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些城邦內傳播,並且逐漸影響到了尼德蘭地區。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雖然是天主教徒,但是不少實力雄厚的選帝侯卻是新教的信徒。

而神聖羅馬帝國本身就是一個松散的聯盟,選帝侯和大領主,都有很強的獨立性。

達觀不由的感慨,如今歐陸真的是亂成一鍋粥了。

不過達觀還是想到了蘇澤給他講解的歐陸局勢。

蘇澤用的不是宗教視角,而是階層視角。

蘇澤對達觀說過:

“歐陸在鬥爭的,其實就是三個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