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交趾糖業(第2/3頁)

沈一貫組織完杭州的商團,就繼續南下前往廣州。

廣州,迎賓館中。

安南使者已經在這裏等了一個月了。

如今安南南北爭霸,南方的後黎朝和北方的莫朝爭霸。

莫朝是後黎朝權臣莫登庸建立的國家,剛建立的時候就快要將整個後黎吞並掉,眼看著就要以莫代黎了。

可是後黎朝偏偏出了一個“中興”名臣阮淦。

阮淦不滿於莫登庸篡黎,打著恢復後黎的旗號在老家清化府起兵造反,很快就打起聲勢來,招募了大量不滿莫登庸的勢力聚集在後黎舊主的麾下,十幾年內竟然和莫朝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局勢。

阮淦扶持了後黎舊主,也許是想要效法曹操,等自己的下一代再篡後黎。

可是歷史劇本就是這麽戲劇性。

公元1540年正月,莫朝內部發生了王位鬥爭。阮淦抓住時機,進軍義安,所至遠近降服。

公元1542年,黎莊宗命阮淦督大軍進攻清化、義安等處。

公元1543年,黎莊宗也親自領兵進軍西都,莫朝的清化總鎮官楊執一出降,阮淦親自接受了楊執一的歸降,此時莫朝已經龜縮到了北方山區,眼看著阮淦就要完成討伐莫朝的巨大功勞,只等著下一次就可以以阮篡黎了。

可歷史在必然中就是充滿了偶然。

公元1545年,黎莊宗親率諸將士征山南,至安謨駐營。5月20日,莫朝降將楊執一,邀請阮淦至其營,因暑熱進瓜,置毒於瓜中,阮淦中毒而死。楊執一再次背叛後黎,復歸於莫朝。

阮淦暴死,他的兒子卻留在後黎的首都西都城,隨軍的阮淦女婿鄭檢立刻發動,控制了鄭檢帶領的大軍,又立刻控制了黎莊宗,取代阮淦成為後黎的新任權臣。

鄭檢繼承了阮淦的官職,掌握後黎朝的軍政大權,受封為“都將、節制各處水步諸營、兼總內外平章軍國重事、太師、諒國公”。

鄭檢取代了嶽父控制了後黎後,阮家依然是安南的大族,他對於阮氏非常忌憚。

在阮淦死的那一年,鄭檢就找了理由誅殺了阮淦的長子,也就是他的大舅子阮汪。

如今已經是東南新歷三年(公元1565年)了,鄭檢已經取代阮淦執掌後黎二十年了。

莫朝靠著北方山區苟延殘喘,後黎占領了安南最精華的紅河三角洲沖擊平原,也就是東漢設置的交州地區。

原本安南南北朝之間已經和平了很久了。

鄭檢執掌後黎大權後,已經不需要軍功來證明自己,對北方莫朝的征討也沒了興趣,反正打下來的都是貧瘠的山區,還需要花費大量力氣去消化,還不如就好好經營現在手上的地盤。

莫朝內部的王位問題不斷,靠著北方山區地形苟延殘喘,已經成了一個割據一方的小勢力。

兩邊已經維持了接近十年的和平,但是現在和平的均勢被打破了。

打破天平的就是東南崛起了。

安南是個小地方,時時刻刻受到中原的影響。

當年後黎打到了清化,眼看著就要統一安南的時候,明廷就在後面出手,宣布支持莫朝為正統。

這才有了楊執一先叛莫朝接著又叛後黎,毒殺阮淦的事件。

這之後鄭檢就沒有再組織過對莫朝大規模的進攻,開始不斷和明廷接觸,希望能夠得到了明廷的認可。

而善於使用權術的嘉靖皇帝,就利用安南的問題,將明廷的冊封當做魚餌,平衡安南南北朝勢力。

可隨著明廷衰退,東南崛起,緊接著東南的軍隊殺入廣西,快刀斬亂麻的解決了藤峽叛亂,殺的廣西參與瑤亂的叛軍首領人頭落地。

莫朝和後黎再次意識到了中原王朝的強盛,現在東南的軍隊已經在廣西了,如果這支軍隊介入安南的戰局,就有可能打破現在這個脆弱的均勢。

莫朝和後黎都派出使者,想要和東南接觸,獲得東南的冊封成為安南正統。

乘船前往廣州的後黎使者,是當今執政的後黎權臣鄭檢的小舅子,也就是阮淦的二兒子阮潢。

在父親暴斃,家族的權勢被姐夫鄭檢繼承後,阮家兩個兒子的反應各不一樣。

長子阮汪立刻拉攏父親留下的勢力,起兵對抗鄭檢,最後兵敗身亡。

而阮潢在兄長起兵後,沒有跟隨兄長對付鄭檢,而是趕到前線向鄭檢通風報信,協助鄭檢擊敗了自己的親哥哥,並且將阮氏殘存的權利都交給鄭檢。

接著又靠著姐姐的枕邊風,阮潢在兄長被誅後活了下來,雖然鄭檢對這個舅子依然十分的忌憚,將他囚禁在西京城中,但是一直都沒有殺他。

如今鄭檢已經執掌後黎二十年了,對於阮家的勢力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對阮潢也不再忌憚。

這一次阮潢主動要求出使東南,鄭檢沒有猶豫就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