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3頁)

這也是為什麽青蒿素一直到了近代才廣泛使用,而金雞納霜卻能夠在對抗瘧疾的幾個世紀中都綻放光彩。

蘇澤和林默珺已經聯系了很多商人,特別是西班牙的商人,向他們懸賞金雞納樹。

青蒿素只能當做是聚居點使用防治瘧疾的藥品,而金雞納霜則是更便攜的應急藥物。

蘇澤將制備青蒿素的過程詳細的寫給了汪道昆,汪道昆看著復雜的制備方法問道:

“汝霖,李神醫不愧是李神醫,竟然能夠制造如此藥物!連瘴氣都能治療!”

汪道昆根本不懷疑這幅藥的功效,如今李時珍的大名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世人已經將他和華佗張仲景一樣,並列為能醫白骨的神醫了。

如今李時珍在蘇州城的醫堂,不僅僅有病人遠赴蘇州求醫,還有很多人去求學。

只要是能讀書識字的,李時珍也是照單全收,又培養出不少出色的醫生,讓李時珍的名聲更響了。

而李時珍根據蘇澤的要求,編寫的《本草綱目》第一冊 (魔改版),收錄了幾十種家庭常見的病症的症狀,以及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和最廉價的藥方。

原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要編寫一本藥典,可是在蘇澤的影響下,李時珍認可了蘇澤的思想,醫術歸根到底,只有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赤腳醫生手冊一樣的《本草綱目》,已經成了各村的必備書籍,那些看不起病的窮人,也能找些個拿著《本草綱目》看病的赤腳醫生,馬馬虎虎的看看病。

雖然不一定能治好,但是也比以前得病在家等死強多了。

一時間,李時珍在南直隸成了要被百姓建造生祠祭拜的人物,就連福建也經常流傳李時珍治病的故事。

但是汪道昆畢竟還是文科生,他看著復雜的制備過程說道:

“可是這藥也太難制了,什麽溫度,什麽酒精濃度,廣西哪裏有能制備這樣藥物的人啊。”

蘇澤想了想說道:“那我寫信給李神醫,請他派一個能制造此藥弟子,去廣西協助恩師。”

汪道昆大喜過望,此時的汪道昆心想,點蘇澤為福建解元,真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川石島上的船塢開始動工,按照林默珺從佛郎機人手裏買到的克拉克船的設計圖紙,巨大的龍骨開始建造。

【發現新地點船塢,“木匠”技能可以分化出技能“造船”,是否分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