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2/3頁)

看完了整個書,張居正唯一的感覺就是“意難平”!

實在是太意難平了,前半部分的嶽飛抗金,看得人心馳神往,看到了北伐的希望。

可是這一切的希望卻在後半部分,被秦檜這個小人構陷給毀滅了,而後就是山河動蕩,南宋再也沒有能力北伐。

實在是太憋屈了。

張居正讀完之後,已經是第二天一大早了。

他也被蘇澤的文筆感染,只覺得怒發沖冠。

特別是書最後的那首《滿江紅》,更是讓張居正來回念誦,對嶽飛更是心馳神往。

看完了整本書,張居正翻到後面,竟然還有一篇跋記?

跋記就是後記,一般是作者用來交代創作背景,說明寫作內容和過程的。

張居正覺得這本寫的極好,於是也翻開跋記看了起來。

“吾寫此書,是一世交伯父俞,蒙冤下獄,有感嶽武穆之遭遇,憤而寫成。”

看完這個跋記,張居正只覺得手腳冰涼。

他夾起書就要出門,卻得到仆人通傳,高拱來了。

張居正整理衣冠,只看到衣冠不整的高拱沖進了他的書房。

“叔大!蘇汝霖進京了!”

張居正聽到這個消息,也覺得有些意料之中。

只看到高拱手上也拿著一本《說嶽全傳》,他瞥到了張居正手上的書,立刻明白了情況。

“叔大,你也看完了?你是要去見徐閣老?”

張居正點點頭,他癱坐在椅子上說道:“文筆如刀,我終於知道什麽叫做文筆如刀了!蘇汝霖這本書一出,誰是嶽飛誰是秦檜啊!”

高拱也沉默了。

高拱很快又說道:“你找徐閣老有什麽用?徐閣老若是禁絕此書,不是更說明他心虛嗎?”

張居正說道:“若是這本書這麽傳播下去,恩師養望幾十年盡毀也!”

此時,錦衣衛指揮使陸柄的府上。

這位讓群臣忌憚的錦衣衛指揮使,是世襲錦衣衛軍戶出身,他父親就是錦衣衛同知,他母親是嘉靖皇帝的乳母,從小就隨著母親出入宮禁,是嘉靖的童年玩伴。

壬辰宮變之中,也是陸柄扛著濕被子,從著火的宮殿中救出嘉靖皇帝的。

由此可見他和皇帝的關系之親密,這也是為什麽陸柄能夠扭轉正德年的傳統,錦衣衛壓過東廠,成為廠衛領導者的原因。

其實陸柄是武將世家,文化水平也是一般的。

這本《說嶽全書》是家仆買來,因為是白話,所以陸柄看的津津有味。

“奸臣秦檜,著實可惡!”

陸柄看到激動的地方,直接用力拍打桌子,將茶杯都震落到了地上。

錦衣衛本來就有崇拜嶽飛的傳統,錦衣衛的官署衙門中就供奉著嶽飛,陸柄從小就聽過不少嶽飛的故事。

看完之後,陸柄不僅僅是意難平了,幹脆就是怒發沖冠,恨不得拿到去砍了秦檜!

還有後記?

陸柄翻到後面,看到了“世交伯父俞,蒙冤下獄”,陸柄立刻坐了起來。

在錦衣衛詔獄中的,不就是俞大猷嗎?

陸柄來回踱步起來。

其實陸柄和俞大猷並沒有任何交情,陸柄讓人照顧俞大猷,還讓太醫給他治傷,就是因為陸柄欣賞俞大猷。

陸柄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有消息渠道的,他知道俞大猷並沒有養寇自重,更沒有殺良冒功。

而且俞大猷的履歷清白,一心就想著抗倭,所以陸柄才對他有好感。

陸柄雖然是錦衣衛指揮使,但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楊繼盛,李默入獄,都是陸柄從中照顧。

一向崇拜嶽飛的陸柄,再次將俞大猷和嶽飛聯系在一起,心中更是意難平。

“來人!”

“指揮使大人!”

“更衣,備馬!我要入宮!”

眾人都是一驚,不過陸柄要入宮,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如今外臣當中,能夠隨時隨地見到皇帝的,就只有內閣首輔嚴嵩,次輔徐階,然後就是陸柄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了。

甚至說能夠隨時隨地入宮的,也只有陸柄這麽一個人了。

陸柄讓人將《說嶽全傳》包好了,然後夾著書,騎著馬就向宮門飛馳而去。

另一邊,張居正站起來問道:“肅卿兄,你知道蘇汝霖住在哪裏嗎?”

高拱說道:“聽說蘇汝霖如今就住在靈濟宮附近,聽說他要在靈濟宮講學。”

“講學?”

張居正有些驚訝,在京師的張居正,雖然知道蘇澤的一些言論,也知道他在衢州書院的對聯,但是講學這事情,對蘇澤是不是早了點?

蘇澤只是個舉人,他一直在南直隸浙江和福建活動,要知道京師可是重地,能夠在京師講學的無一例外不是飽學鴻儒。

而蘇澤選擇的這個靈濟宮,更是大有來頭,這是京師九廟之一,是永樂皇帝下令建造,用來供奉二徐真君的皇家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