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3頁)

不過話又說回來,陶公公這樣的執行力,配上這樣的皇帝,似乎對於百姓也不是什麽好事。

陶公公最近愛上了蘇澤帶來的紅茶,泡上一些福建當地的野果,加上一點黃糖,成了陶公公每日不離身的解暑利器。

看見蘇澤之後,陶公公仿佛解脫了一般說道:

“你們和蘇相公談,雜家要去視察堤壩了!”

眾大戶連忙和蘇澤這個南平風頭正盛的解元行禮。

蘇澤直接在陶公公的主位上坐下,舉起手指說到:

“三件事,中秋之前贖買結束,這之後五峰山就要蓄水造壩,淹沒的土地一分錢不給。”

眾人立刻漲紅了臉,可是蘇澤不給他們機會繼續說道:

“第二,按照最上等水田市價三倍,收購田地,但必須是在縣衙架閣庫中登記的土地,而且不能有爭訟在。”

“第三,所有交易都用新幣交易,另外陶公公要用三仙幣兌換你們手裏的舊錢。”

那些互相之間有官司,但是已經談妥的鄉紳互相對視了一眼,紛紛準備盡快了結官司,立刻將手裏的田地出手。

他們總算是回過神來,對於陶公公來說,真正的大殺器不是治水,而是撒幣。

隨著第一批的三仙幣進入市場,缺乏貨幣的民間交易市場仿佛是幹癟的海綿,迅速將新幣吸納進了商業體系中去。

精美又看起來成色十足的新幣,迅速取代了宋錢,成了南平流通的貨幣。

而舊錢是越來越花不出去了。

這些大戶手上,都或多或少囤積了一些宋錢,只不過沒有黃家這麽極端,就府裏所有的銀子都換成舊錢囤著。

眼看著手裏的宋錢一步步貶值,如今一枚“當十”的三仙幣,只可以兌換到十五枚宋錢,如果換算成銀子,比他們當初利用謠言掠奪百姓手裏舊錢時候的比價還低。

《拍案驚奇》專門加刊了一期,用簡單樸實的對話,向百姓宣傳新錢法的好處。

同時隱約點出之前市面上朝廷廢止舊錢的謠言,背後是那些大戶想要囤積私鑄。

這下子舊錢更是一跌再跌,而且依然用不出去,願意接受舊錢的商家寥寥無幾。

三仙幣仿制困難,成色看起來又足,交易起來不用和以前那樣判斷成色,辨別偽幣,流通起來方便多了。

誰還願意繼續使用麻煩又不方便的舊錢。

總之,大部分家族試圖利用朝廷鑄幣大賺一筆的夢想破滅了。

舊錢花不出去,新錢實在是仿制不出來啊!

這些大戶請工匠算過,要鑄造一枚同樣成色同樣外形的三仙幣,要工匠手動雕刻,價值超過一百枚舊錢!

這還怎麽仿制?

所有人都想不通,這死太監到底是怎麽鑄出如此成色的三仙幣的?

難道真的是夢中神授?

聽到蘇澤說要兌換舊錢,這些大戶反而感覺解脫了,他們紛紛叫好,但是蘇澤又舉手示意安靜,補充說道:

“但是只能用‘當五十’的新幣兌換舊錢。”

說完,蘇澤讓小太監將“當五十”的瀛洲錢發給眾人,看到只比“當二十”大了一圈的新幣,眾大戶心中又罵娘。

這“當五十錢”只比“當二十錢”用料多一點,幣值竟然鑄的這麽大,擺明就是專門用來換自己手中舊錢的大錢。

要知道在金屬貨幣時代,錢幣上的數字並不代表錢幣的價值,而是要大家覺得這個錢值多少錢才算。

這種“當五十錢”拿到市面上估計也只能換到三十錢的樣子。

本來想要通過朝廷鑄幣,跟風私鑄撈一筆。

卻沒想到這位陶公公不按常理出牌,不從老百姓頭上刮,改從他們這些大戶頭上刮了!

可偏偏陶公公的刀鋒利無比,舊錢想要用都用不出去,唯一能夠提供兌換的就是陶公公這邊了。

這些大家族也都被陶公公弄怕了,特別是那些手上舊錢少,山上田地也少的小地主,都忙著盡快止損離場。

這些地主忙著保證一定盡快甘結官司,將土地賣給陶公公,然後忙著乘坐攆轎下了五峰山。

這時候陶公公才從簾幕後走出來,這麽大熱的天,他可不願意去巡視河堤。

見到這些罵他閹狗的鄉紳們屈服,陶公公心中萬分的舒爽。

“蘇相公果然有辦法,將這些狡詐劣紳治的服服帖帖的!”

蘇澤說道:“他們手上的舊錢,還不足市面上舊錢的十分之一,真正捏著大量舊錢的是黃家和另外幾個家族,他們還沒松嘴呢。”

陶公公說道:“可是只要這些人松了口,就像你們讀書人說的,好比是堤壩上出現了潰穴,整座大壩就會很快潰敗吧?”

蘇澤看向陶公公說道:“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公公說的對,只要松開了口子,公公就能鑄造更多的新錢,手裏屯著舊錢的人就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