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3頁)

這些狼兵野性難馴,而且樣貌和中原人也有區別,還喜歡配搭古怪的面具,赤膊上身露出紋身,所以一開始倭寇對狼兵非常的忌憚。

但是在俞大猷的來信中,卻將這些狼兵給噴的一無是處。

不聽從軍紀,只知道求賞錢,在俞大猷看來這根本不是什麽精銳,反而是一群紙老虎。

還是那種對外虛張聲勢,對內兇狠殘暴的那種。

俞大猷本來不準備帶領這些狼兵出戰的,但是張經如今處境非常的差,就連清流的禦史都開始上書彈劾他了,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於是多次寫信要求俞大猷帶領狼兵出戰。

俞大猷迫於無奈,只能帶領兩千狼兵出漕徑,準備進攻盤踞在川沙、拓林的倭寇。

一開始俞大猷確實獲得了一些小勝利,這些狼兵的將領就飄了,因為張經在出站前開出的高額賞錢,紛紛要求追擊倭寇。

俞大猷本來是想要穩紮穩打的,但是被這些狼兵催促著,帶兵出漕徑,卻中了倭寇聯軍的埋伏。

這一戰狼兵戰死千人,俞大猷僅僅帶領本部兵馬殺出了重圍。

而剩余的狼兵也不歸軍了,幹脆也做起了倭寇開始劫掠浙江百姓。

信看到這裏,蘇澤只能嘆息一聲,對於軍隊來說,紀律性遠遠超過個人的血性。

在進入火器時代之後,紀律性就是戰鬥力,這也是全職軍人誕生的溫床。

訓練有素的老兵,比年輕悍勇的新兵在戰場上更有殺傷力,職業化的軍人也推動了軍事科技和軍事學說的進步,這才有了十六十七世紀軍事學說的飛躍發展。

蘇澤引以為戒,在筆記上記下“將沒有訓練的士兵送上戰場就是謀殺”。

不過算算日子,大明反攻的日子也快到了。

張經已經再也輸不起了,肯定會盡快組織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

這也是為什麽俞大猷屢次戰敗,但是依然沒有撤職,還讓他繼續帶兵的原因。

就算是浙江巡撫胡宗憲,此時也不能繼續和張經拖後腿了。

如果浙江的局勢繼續糜爛下去,那無論是清流還是嚴黨,都沒有好果子吃了。

另外一封信自然是林默珺的,林默珺寄來的是福建被倭把總司的最新消息。

果然和蘇澤之前所預料的,福建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

上月二十日,兩廣總督鮑象賢下令,廣東備倭把總司汪柏督軍討伐廣東海上的海盜。

這一次廣東海備倭把總司出了死力,還花重金雇傭了停靠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助戰。

此戰殺死廣東地區的倭寇頭領徐銓等一千二百余人,招撫三百五十余人,海疆稍靖。

受到了廣東同僚的鼓勵,福建的被倭把總司也坐不住了,下令各衛所備戰,也要驅逐縱橫在福建海上的“鹿大王”。

接到了消息之後,林默珺立刻按照蘇澤的吩咐,將蜈丸號藏入船塢,疏散東奧島港口附近的移民,偃旗息鼓消停了下來。

可是接下來的進展,就是林默珺看不懂的了。

因為林默珺不再假扮鹿大王巡視海疆,出海巡航的沿海衛所船只也多了起來,很快就有五個衛所上報,自己作戰驅逐了鹿大王。

林默珺:??

這些日子林默珺雖然不再扮演鹿大王,但是也會“偶爾”駕駛衛所的戰船“路過”東奧島,可沒見過任何一艘大明的戰艦敢於靠近東奧島的。

怎麽就驅逐鹿大王了?

最誇張的還是福州府的定海守禦千戶所,這幫蟲豸據說從月港買了一條倭船拖回了福州府碼頭,說是自己擊沉了倭寇的旗艦,鹿大王帶領部眾逃遁回倭國了。

靠著一艘破船,幾面倭寇的旗幟,幾把破爛倭刀,福建都司衙門和備倭把總司竟然為定海衛請功,上報兵部福建海上也大捷,擊潰了鹿大王。

蘇澤看到這個結果更是無語,自己還是高估了福建這些沿海衛所的道德底線。

不過這倒是也省了事情,看樣子這些衛所也沒有膽子登上東奧島,查看“鹿大王”到底有沒有撤走。

只不過保護費的生意做不成了。

不過福建沿海衛所如此不計代價的捏造軍功,而兩廣也突然發力,還雇傭葡萄牙人作戰平倭,這都讓蘇澤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倭亂最嚴重的,就是江南、浙江、福建和廣東。

如今福建和廣東都取得戰果,消滅了海上的倭寇。

那朝廷投入最多,調入軍將士兵最多,花費銀兩最多的江南浙江地區,為什麽一點功都沒有立,反而吃了敗仗呢?

好深的算計!

果然張經這個只會打軍事仗,不會打政治賬的浙江總督會被胡宗憲取代,嘉靖皇帝早就已經對他失去了耐心,後面再立功,他的罪名也已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