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知府家宴(第2/3頁)

他甚至給道士封官,蘇澤知道如果自己這《靖海七策》真的被皇帝看中,可能直接跳過科舉被授予官職。

但是蘇澤並不想要這樣,他還想要繼續苟在福建,也不想要這麽早摻和到朝堂的鬥爭中。

所以在考場上寫下《靖海七策》的時候,他就想將這份功勞“讓”給方知府。

蘇澤用的理由是所有讀書人都能認可的理由。

那就是不求幸進,而是要走科舉正途考出來。

被皇帝恩寵超額提拔任用的叫做“幸進”,在如今文官系統中,不是科舉出來的官員身居高位,都會被人正經的官員認為是幸進。

蘇澤這番回答讓方知府非常的滿意。

“汝霖這麽想也是對的,走科舉正途才是正道。”

方知府又說道:“那這樣,你和我附屬上奏,如何?”

蘇澤搖頭說道:“世叔,還是以您自己的名義上奏吧,此等軍國重事,又怎麽是我妄言的。”

看到蘇澤態度堅決,方知府沒有再推辭。

接著方知府又問了鈔關法的幾個細節,如何管理鈔關,核對鈔關稅,如何防止鈔關胥吏訛詐客商。

等到問完,天已經黑了,方知府意猶未盡,更是覺得蘇澤是佳婿。

若是《靖海七策》真的被皇帝看中,十之八九自己就會被拔擢到江浙,去執行鈔關法。

方知府已經有心等蘇澤考完舉人,就將他調到身邊。

什麽考中進士才結婚,婦人之見!蘇澤這樣的才能就要緊緊的拴住,日後他真的能入閣拜相,那自家反而要他幫襯了!

當然,方知府可不知道蘇澤造反的心思。

李夫人派人來催促用晚飯,方知府這才戀戀不舍的帶著蘇澤到後宅吃飯。

這頓晚宴是李夫人和方若蘭一起做的,方若蘭是未出閣的女眷自然不能出席,席上就是方知府夫婦二人和他們十一歲的兒子。

席間自然有事賓主盡歡,等吃完之後方知府將蘇澤送到門口,又叮囑他好好讀書準備鄉試。

“爹,那是我姐夫嗎?”

方若泰突然問道。

方知府正準備訓斥兒子,就聽到兒子說道:“爹,您終於要把姐嫁出去了!太好了!”

李夫人經常在外打馬吊,無論是弟弟的學習還是日常生活,都是方若蘭在操心。

長姐如母,方若泰最懼怕的就是自己這個姐姐了。

聽到姐姐要嫁人,自然是高興要跳起來。

李夫人聽到後站起來說道:“從今天開始,為娘親自督促你進學,看看你書讀的什麽樣子!”

一想到蘇澤的優秀,再想到自家兒子這幅樣子,李夫人又是心頭火起。

“你爹是進士,你舅父是舉人,我家怎麽出了你這個東西!”

方若泰想到日後被逼著讀書的日子,差點暈了過去。

【府試案首,科舉經驗+2000,科舉Lv7,2078/3000】

府試結束,縣試最後一場院試也在南平城內舉行,只不過題目是福建學道衙門出。

院試的通過率就要高不少了,以前積累下來的考生也不多,所以沒有之前府試前熱鬧的趕集場景。

院試的日子是四月初,原本在院試前福建學政還要巡視各府縣,考較學生的功課的。

但是因為今年緊張的局勢,學政大人也不願意出福建城了,這過程就略過了,院試日期也比往年提前了些許日子。

方知府的策論匯同福建省正印官們的奏章,在府試結束後就送往了京師,這是朝廷的大事,奏章都是走的緊急軍情的快道,皇帝應該很快就能看到。

方知府焦急等待上奏的結果,蘇澤則在南平縣城內讀書,轉眼就到了院試的日子。

延平府參加院試的讀書人也有五百多人,一次院試最後取中三十人到五十人不等。

院試考試也是殘酷的,不過對於府試案首蘇澤來說,除非他在卷子上寫反詩,那按照潛規則是肯定能取中的。

已經考了兩場,最後一場自然也難不倒蘇澤。

院試的內容更簡單,就是四書義和五經義的考試,然後再進行一場覆試,兩次通過就可以獲得生員資格。

唯一不同的就是院試的卷子是交給隔壁府的府學訓導批改的,各府再從好的卷子中推舉五份到學政使那邊,由學政點出院試的第一名。

對於科舉技能已經快要Lv8的蘇澤才說,這最後一道考試自然也不在話下。

迅速考完交卷,蘇澤終於輕松了。

院試因為需要鄰府批改,還要上交學政衙門點案首,所以批改的時間要更長一些,所以蘇澤就返回長寧衛等待最後的結果了。

反正張榜之前,自然也有府衙縣衙的人回來長寧衛通風報信。

蘇澤對於院試結果並沒有多上心,但是長寧衛的人卻緊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