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3/3頁)

“你這字和文采比太平常了,參加鄉試有可能被刷下來。”

“這本字帖借給你臨摹幾日,反正我家暫時也用不著。”

蘇澤接過來一看,《楊文貞公尺牘正字》?

只看到這本字帖上的字方方正正,每一個字都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這就是大明科舉要求書寫的官方字體——“台閣體”。

而楊文貞公,則是明初名臣楊士奇,這是大明台閣體的宗師,官至內閣首輔。

楊士奇是書法宗師,這本書雖然是拓片的字帖,但也是相當珍貴的藏書了。

蘇澤對於方若蘭的身份已經有了猜測,在延平府能有資格收藏這本書的,那就只有那位進士出身的方知府了。

果然蘇澤翻到後面,見到了一個“敘雅山人”的收藏章。

蘇澤聽說方知府在到任府衙之後,修葺了後宅的亭子,並親自題字“敘雅亭”,這印章肯定就是方知府的收藏章了。

蘇澤擡起頭看著方若蘭,向她表示感謝道:“多謝方公子賜書。”

“是借書,這本書是借給你臨摹的,過幾日還要還我的!”

方若蘭說完,又拿起桌上蘇澤剛寫的字,皺眉說道:“這葦杆筆雖然好用,但是寫多了容易將字寫歪,你明年就要縣試了,可要好好苦練才對。”

對於方若蘭的嘮叨,蘇澤並不在意,他自然知道方若蘭是為了自己的前程。

毛筆書寫文字還好,用來寫數字計算就不如葦杆筆方便了。

葦杆筆發明之後,基本上都是衙門的刀筆吏用,或者賬房師爺用,被主流文人所輕視。

畢竟數學學得再好也不能當官。

蘇澤也沒準備扭轉方若蘭這個觀念。

方若蘭又說道:“推步聚頂法我已經證明了!”

方若蘭掏出一張紙,這是一條幾何題,她得意的看著蘇澤。

前幾日蘇澤給孩子講解算學,方若蘭也來了興趣,跟著聽了幾場。

後來她看到蘇澤做算學題,也跟著算了起來。

方若蘭確實天資聰慧,她很快就掌握了蘇澤教授的數學符號,已經能解開蘇澤留給孩子們的難題了。

發現了算學的樂趣之後,方若蘭開始求著蘇澤給她出題。

能丈量土地的推步聚頂法,也就是高斯鞋帶定理,是方若蘭最感興趣的數學公式,在蘇澤甩給她一堆基礎數學公式後,她竟然硬生生的推導出了公式。

方若蘭滿臉都是“誇我”的表情,蘇澤誇贊道:“方公子在算學一道上真是天份卓然!”

方若蘭得意的昂起頭,蘇澤又隨手寫下一道題目:“我還有題,算嗎?”

方若蘭想到自己挑燈做數學題的日子,可是又偏偏是個不服輸的性子。

她立刻說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