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2/2頁)

高張聞言,又是匍匐在地:

“臣,只一心為君上效力,此戰雖有微末功勞,張卻也不敢貪功。至於此二地接下來該如何處置,還有……以及成邑那邊究竟該如何應對,還請君上能夠早日定奪!”

齊侯杵臼聽得此言,也不由是收起了笑容,並陷入了沉思。

他那蒼白的頭發下面,那顆腦袋似乎是再難以承受這麽復雜的問題了。

齊侯杵臼在一陣苦思冥想之下,卻只能是一陣搖頭,還是想不出什麽高招來。

的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好事,也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的。

而田乞,眼看高張竟如此得意,本就是極為窩火。但是,這高張畢竟也是他當初舉薦的,所以他此刻也不便於給他直接潑一盆冷水。

“君上,如今既得瓘、闡二地,再取成邑便如同探囊取物!還請君上派兵繼續馳援成邑!”

齊侯杵臼聞言,卻是顯得頗為為難。

“新得瓘、闡二地,尚未立足,若再貿進,只恐有失啊……《易》雲:需於泥,致寇至。倘若致使晉國來犯,只怕……”

還未等齊侯把話說完,只見太子荼這時候竟是出列道:

“君父,兒臣卻也認為,成邑可取!”

齊侯杵臼聞言,奇怪的看著自己的這個最為疼愛的兒子。

“哦?荼兒何故態度與上次是截然不同?”

太子荼回道:

“君父,此一時,彼一時啊!臣近期有所聽聞晉國有傳言,說那晉國的趙氏,雖為首卿,但範氏與中行氏卻始終與之為敵。如今晉國內部,趙家又有邯鄲以為內患,實是無力再來招惹我齊國的!”

“前不久,趙氏雖是調兵遣將,屯兵於邢丘,但如今看來,卻反而更像是在那虛張聲勢!”

“所以,兒臣認為,晉國已不足為慮,君父可再派幾萬兵馬前往魯國,當無後顧之憂!”

齊侯杵臼不由是眯了一下眼睛:

“荼兒,你就如此篤定晉國不會趁虛而入?此後果,你可承受得起?”

太子荼微微一笑:

“請君父放心,兒臣料定,如今晉國趙氏與範氏,勢同水火,日後必有一傷!”

“而如今,範氏又通婚於各國諸侯,其聲威絲毫不減範獻子當年。於國內,又更得中行氏鼎力支持,而中行氏乃與智氏同宗,又與邯鄲趙氏聯姻。如此的局面之下,趙鞅自顧尚且不暇,又豈會分心於我們齊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