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宋國華向之亂(第2/2頁)

李然聽完之後,反倒是舒了口氣。

“如此說來,宋公在此君卿之亂中是取得了勝利?”

範蠡卻搖了搖頭。

“本來事已至此,那確實是宋公佐勝了,但是事情還沒有完,征討華向二家的華費遂這邊出了亂子,華費遂有三子,分別是貙、多僚和登,華登受牽連和華亥一起逃到了吳國,華貙、華多僚分別擔任少司馬和卿士的職務。但作為卿士的老二華多僚與自家的老大有些矛盾,在宋公佐面前說老大的壞話,甚至是牽連到華費遂。”

“宋公佐對華費遂還是非常倚重和信任的,便交由華費遂來處理,華費遂為了避免生亂,最終決定讓華貙出國,避避風頭,以保全華家,豈料華貙準備向父親告別,正好遇到華多僚,其手下突然動手殺了華多僚。”

“華貙眼看如此情形,於是只得順勢劫持父親發動叛變,而且還召集外逃之人共同作亂,不幾日華、向兩家的人便回到宋國,占據盧門!局勢可謂是亂成了一團。”

“宋公後又派豐愆、華牼等人抵禦叛亂,而身在吳國的華登則率領一支吳軍前去聲援兄長的叛亂,最終突襲宋軍得手,致使宋軍挫敗。宋公現如今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後續會如何發展,也未可知!”

李然聽完範蠡的話,在心中盤算一陣,這件事確實足夠荒唐、混亂而詭異,各種事態的發展,總是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華貙是否當真有謀反之心,人心難測,尚不好說,但是華、向兩家的及時趕回,而且華登還能夠帶領吳軍入宋作戰,如果說這背後沒有“暗行眾”的身影,李然說什麽也不會相信。

“暗行眾”在吳國的勢力龐大,顯然他們也一直有意扶持吳國成為他們的刀刃。所以,這其中的利害關系,可以說一目了然。

既然如今楚國已被吳國拖垮了,那暗行眾再利用吳國來制衡宋國的國君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而宋公佐如今究竟能不能安然度過此劫,也就屬實難說了。

且無論最終宋國的走向如何,只怕接下來還會有大事發生。

對此,李然一時也是倍感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