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還得是趙武(第2/2頁)

“今晚事敗,王子圍明日必會提前返回楚國,若中軍再不出手,恐叔孫大夫再無可救援之機了。”

樂王鮒也就直說了,李然今晚搞出這麽大的事,很顯然已經刺激到王子圍。

一旦讓王子圍帶著叔孫豹返回了楚國,別說是魯國和鄭國了,便是晉國,那也只有眼睜睜的看著的份了。

所以今晚,乃是營救叔孫豹的最後機會。

“都是李然之過……只顧擅作主張,如今竟是弄巧成拙,實在令人慚愧……”

李然當即起身拜倒,毫無遲疑的坦率承認了自己的魯莽。

事實上,他這一招聲東擊西的計策,其實也並不能算作是魯莽。只不過就結果而言,他此番未能救出叔孫豹,反而還激怒了王子圍,確實是顯得有些不妥。

或許有人會心生疑問,為何李然在之前,遇事總能夠冷靜審視,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制定謀略。

今晚之事,他為何會顯得如此“魯莽”呢?

這恐怕就是連聖人都無法避免的,遇親之事,關心則亂了吧。

叔孫豹之於李然而言,非但是有知遇之恩。而更像是一名諄諄教誨的師長,更像是一位有著泛血緣關系的長輩。

以至於當他在處理這件事時,他理所當然的認定了自己必然要去救叔孫豹,從而導致他並未想過叔孫豹也有可能會不接受他的好意,以致於如今讓整件事都脫離了他的掌控。

倘若今日在計劃營救叔孫豹時,他能夠仔細的思考一番叔孫豹今日在會盟期間被扣押時的表現,他或許便能夠想得到,以叔孫豹的氣節與操守,萬不會只考慮個人安危而致魯國安危於不顧。

“子明也不必太過自責,此事也不能全然怪你。你與叔孫大夫的情誼,武也早有耳聞。如今子明會做出如此的抉擇,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趙武對此表示理解,並出言安慰了李然一番,而後,又面露出思索之色。

“所以,唯今之計,也只有趙中軍親自出馬,才能扭轉局勢了。”

一旁的樂王鮒沒有多余的話,直接道出了來意。

同時,李然也是向趙武投去了懇請的目光。

“嗯,叔孫大夫自然不能讓王子圍就這麽帶回楚國。”

“既如此,那權且便讓老夫試上一試吧。”

片刻後,趙武果斷給出了答案。

他心裏也十分清楚,樂王鮒此番之所以會孤身前去營救叔孫豹,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營救叔孫豹,畢竟是晉國的職責所在!

樂王鮒,也不過是做了所有晉國大夫都應盡的職責罷了。

而他趙武身為晉國的首卿,面對叔孫豹如今的困境,他又豈能真的是坐視不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