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九龍神目珠

陸岑音說:“孟禾淵到底是誰,我不知道。但劉大哥你剛才說的夏九鼎在秦時還存在,我有不同看法。”

“你剛才的推論,完全基於《史記》。但你別忘了,關於夏九鼎下落的說法,《史記》本身記述就自相矛盾。《史記封禪書》中還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也就是說,這裏講夏九鼎其實在周時期就已經消失了。”

“同一個作者,兩種矛盾的說法,我倒更傾向於後者。”

劉會長問:“為何?”

陸岑音解釋道:“第一,太史公司馬遷在封禪書裏面寫著夏九鼎丟失原因為‘周德衰’,而李淳風的銘文也明確寫了‘周德衰,九鼎危’,兩人所講訴的原因完全一致。”

“第二,清朝學者全祖望曾提出,九鼎在周時期,因財政極端困難,四方諸侯虎視眈眈,王室為了避免諸侯搶鼎,幹脆將鼎融化,用來鑄造了錢,也表明夏九鼎在周時期消失。”

“第三,有史書記載,周顯王四十二年,周室將九鼎沉沒於泗水,這與封禪記裏面‘鼎乃淪沒’的表述相同。”

“上述種種,皆表明夏九鼎在周時期消失的可能性極大。不過,夏九鼎被孟禾淵掠走,埋於九州龍脈之下的說法,倒是石破天驚,聞所未聞。”

劉會長搖著扇子,神情欽佩:“岑音姑娘,你這方面的造詣比我深,劉某不如也。”

夏禧說道:“術業有專攻,老劉你是博而雜,人家是一行精通。陸大小姐,你繼續說。”

陸岑音愣了一下:“我剛剛……說到哪兒了?”

我回道:“說到孟禾淵將九鼎埋藏之秘以及啟龍之法,采取微雕的手法,全刻在了一枚珠子當中。”

陸岑音重新看向銘文,找到原文之後,繼續往下解釋。

“神人孟禾淵認為,九鼎乃天地至寶,當時諸侯紛爭不斷,為了避免珠子被奪,他來到了上古顓頊斬神木之秘境蘭朵雪山神墓,並在神木地下做了一個九龍鎖珠局,在局眼中間,放置了窺天儀,將珠子放在了窺天儀的內管。”

劉會長看了看四周的龍橋、石基,皺眉道:“如此宏偉的九龍鎖珠局,一個人能打造完成嗎?”

夏禧回道:“人家顓頊還砍了神木呢,說什麽了?你怎麽知道孟禾淵一定是一個人,再說人家是神人,做什麽事能跟我們凡人一樣?陸大小姐,請繼續!”

陸岑音:“……”

我無語了,對他們兩個講:“岑音是說她翻譯不到位的地方,讓你們來補充,沒讓你們在這裏質疑和反駁。沒什麽大事,你們別說話!”

他們總算閉嘴了。

陸岑音繼續翻譯道:“每當雷雨來臨之際,透過窺天儀,可見珠子在裏面不斷轉動,珠子被窺天儀放大,伴隨電閃雷鳴,珠子裏面的微雕九龍恍若真龍一般。呼之欲出,咆哮翺翔,翻雲覆雨,九州龍脈地形圖以及啟龍之法清晰展現,珠子也被稱為九龍神目珠。”

“多少年來,帝王將相、能人異士、尋常百姓,都苦苦尋找夏九鼎下落,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成功過,誰又知道,它竟然被人藏在了神墓裏面呢?這就是神藏九鼎的來源。”

“我李淳風沒有什麽大才能,倒是多讀了幾本書,經過漫長的追索,終於推測出了神藏九鼎的絕世秘辛。於是,我獨自一人,找到了蘭朵雪山,進入了神墓,見到了神人孟禾淵所設的九龍鎖珠局,驚嘆於他天才一般的創造。”

“只是我來的時候,窺天儀已經自然損壞了,再也不能復見當時管窺九龍飛天的神奇場景。我描畫了窺天儀的機關原理,下山雇請工匠,按不同部位打造改進了窺天儀,叫做渾天黃道儀。”

“渾天黃道儀做好,經過拆分,我驅使了一群猴子,馱著儀器上了山,並讓它們在九龍鎖珠局陣眼進行了組裝。”

聽到此處。

小竹笑了,但接著又捂住了嘴。

我問道:“丫頭,你笑啥?”

小竹回道:“猴子好可愛的樣子。”

這話把我們給逗樂了。

本來嚴肅的氣氛,一下變得活潑起來。

陸岑音笑道:“猴子沒你可愛!還讓不讓人翻譯了?”

李淳風驅使猴子組裝儀器之事,咱也不知道真假。

也許他在銘文上故意這樣說,也許他真有驅使猴子的本事,畢竟他為陰陽學大師。

驅獸之事,外人看起來神秘,但內行人卻能玩的轉,我還見過馮晚林驅使猴子擡棺材。

當時李淳風為了不讓這絕世秘辛外泄,特意分開來打造渾天黃道儀,再讓動物搬上山進行組裝,完全符合固守絕密的行為習慣。

我對陸岑音說:“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