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棋走險招

這竟然是一把金燦燦的鐧!

鐧是一種武器。

過年時候貼門神,左秦瓊、右尉遲恭,秦瓊手中拿的武器就是鐧。

金鐧上面除了密密麻麻的符咒,還刻著幾個字:孝陵衛斬龍金鐧!

孝陵衛的名頭可就比較大了。

洪武年間建成了孝陵,後來朱元璋病死,與馬皇後合葬在孝陵,孝陵地宮開始正式啟用。

在老朱死後,為了保衛孝陵,防範盜墓賊,專門設立了一支守衛軍—孝陵衛。

傳說,朱元璋在世之時,對孝陵衛這支部隊極為重視,親命匠人取上等的黃金鍛造成金鐧,金鐧上面刻了不少符咒,請得道高人對其加持開光,生前將金鐧交給了孝陵衛的總指揮使,此鐧號稱孝陵衛斬龍金鐧。

孝陵衛是華夏歷史上最神秘部隊之一。

它雖屬於一支明朝的部隊,但卻遊離於明十二衛親軍之外,不受任何部門節制,只執行皇帝的手書密詔。

對外號稱有萬人之眾,可實際卻只有幾百兵士,他們一個個身穿黑衣、臉戴黑面具、腰跨黑刀、騎著黑馬,無人能見到他們的真面目。

隊伍的建制異常詭異,孝陵衛設總指揮使一人,下共分設五部,堪輿(風水之術)、奇門(機關奇巧之術)、鬼行(請神馭鬼之術)、風刀(武藝戰鬥之術)、攝人(控制人的神魂智力)。

執行的任務非常奇葩,防範覬覦孝陵的盜墓賊、驅除襲擾孝陵的陰魂野鬼,以及替大明王朝踏勘並斬斷天下新興起的龍脈。

而用來斬新興龍脈的,就是眼前這把斬龍金鐧。

孝陵衛名氣如此之大。

但其在歷史上留下的佐證資料實在太過寥寥,幾乎無跡可循。

老一輩金陵人還口口相傳一個傳說。

明亡之後。

有人曾親眼見到神秘的孝陵衛部隊,在手執斬龍金鐧的總指揮使帶領之下,幾百人的部隊冒著滂沱大雨,騎黑馬進入了孝陵,一夜之間,這支神鬼之軍徹底消失不見。

歷經六百年歲月的滄桑,明孝陵成為了華夏目前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偉的帝王陵寢。

能保存如此完好,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從未有任何盜墓賊光顧,二是明亡之後,清朝、太平天國、民國軍閥,竟然無一打明孝陵的主意。

甚至。

清康熙帝五次親自祭拜明孝陵。

太平天國洪秀全占領金陵後,明孝陵部分地面建築曾遭戰火損壞,洪秀全忙不叠命人對明孝陵進行了重新修復,並親自帶人祭奠朱元璋。

民國五大軍閥盜墓賊,從秦漢到清東陵挖得不亦樂乎,對明孝陵卻無半點心思。

這在華夏帝王陵寢保護史上絕對是無比神奇的存在。

專家總結出了各種原因:明孝陵墓體堅固、新執政者要安撫民心、墓室裏面機關重重等等。

老百姓說得話最為實在:明孝陵裏面有斬龍金鐧!

據說,孝陵衛總指揮使在知道大明大勢已去之後,將斬龍金鐧特意放在了明孝陵的風水眼之中,誰要敢動明孝陵,此鐧必斬龍頭。

鑒於這個原因。

無論是滿清皇帝、太平天國洪秀全,雖然他們自稱為龍,但在斬龍金鐧面前,全認慫。既然帝王都不敢造次,那些軍閥就更沒膽子了。

事情的真假不知。

但孝陵衛斬龍金鐧的名氣實在太大了,被譽為傳說中的明代六大奇寶之一,與明宣德三年爐齊名。

如果這玩意兒為真。

可真是天漏!

衛生間裏面有一點暗。

我不能一下判斷出金鐧的真偽。

不過,剛才一接觸,我已經確定外面的金子是真的。

孝陵衛斬龍金鐧怎麽突然到了幾位陰人手中。

完全搞不清楚。

現在我所能確定的是。

這玩意兒我要定了!

我立馬將東西放回去,再把上面的鐵皮縫隙重新合好。

出了衛生間門。

幾位陰人死死地盯著我。

我若無其事地在水池上洗手。

洗完了手。

我主動說道:“幾位,我剛才審問了我小舅子,他確實沒拿你們的東西,你們犯不著在車廂一頭一尾這麽死盯著吧?”

肉包頭冷哼一聲,低聲說道:“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是誰!你最好讓你小舅子把東西老實交出來,我們可以考慮是否饒你們性命,拖延的時間越久,你們會死得越慘!”

我瞅了瞅他:“知道你們牛逼,全都是吃死人犯的,脖子上的陰陽魚挺晃眼。你們之所以現在忍著不動手,一來是因為丟的東西確實不知道哪兒去了,弄死了我小舅子,怕東西再也找不到了。二來是在列車上弄死人,確實不是特別方便。”

“不過,我行走江湖多年,還從沒這樣被人盯過,心裏非常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