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敲山震佛

黃慕華回道:“剛才馬姐已經說了,一場生意而已。馬姐想從黃門走貨,黃門有自己的江湖規矩。若你能滿足條件,便做。若你不能滿足,咱們今天吃飯喝酒,完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天下托工多,總有能滿足之人,黃門從不擔心貨燙手心皮。”

此人腦子反應極快,睚眥必報。

若馬萍之前不說那些沖話,他可能會相對客氣一些。

但在馬萍表態之後,他反將了馬萍一軍。

在金陵,能以這種態度對馬萍說話之人,估計不過幾指之數。

馬萍聽完,臉色鐵青,拿著濕紙巾在擦嘴,明顯有發作跡象。

我轉頭制止了她:“無妨。”

馬萍這種打鑼女王,她會動用我來獲得這一單生意。

走這批貨,顯然對她非常重要。

今天,我要讓她成功。

我用湯匙喝了一口湯,沒再往托盤上看,淡淡地說道:“紅布下面,金陵老窖酒小瓶一百二十毫升裝,濃度五十三度。”

這並不是我眼力厲害。

在進入包廂的時候。

我曾斜眼撇了一眼側邊小隔間。

這種包廂裏的小隔間,專門給服務員上菜以及放置酒水用。

當時,我瞥見地上一瓶金陵老窖小瓶酒。

這種酒,市場上僅賣五塊錢一瓶,屬於平民階層廉價用酒。

馬萍約我們在如此高档的金陵大酒店貴賓包廂吃飯,顯然不可能用這種酒。

那瓶小瓶酒在角落裏,顯得比較突兀。

我腦海中對此有比較深刻印象。

服務員在端出那個托盤的時候,通過紅布下東西的外形,我就已經判斷出來了。

對特殊人、物、事的敏感,向來是自己的強項。

合該自己裝逼!

黃慕華怔了一下,讓服務員揭開了紅布。

金陵老窖小瓶酒赫然在立

馬萍見狀,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

黃慕華打開扇子,在胸前輕輕搖晃著,說道:“有意思,不知道你是運氣呢,還是真這麽牛逼,反正就是有點意思!來,繼續玩!”

講完之後,黃慕華和郝先生對視了一眼。

郝先生接到示意,轉身從自己包裏面拿出一個檀木盒子。

檀木盒子打開。

裏面是一具陶土彌勒佛像。

寶相雍容,敞胸露臍,闊鼻薄唇,兩耳垂肩,開口大笑,端坐九級仰蓮花之上。

寶物不大。

檀木盒子打開之後,自帶一股佛香味道,聞之令人心曠神怡。

郝先生將檀木盒子放在了餐桌轉盤之上,用令人印象深刻的公鴨嗓子說了一句:“蘇先生,請掌眼。”

轉盤徐徐轉動。

彌勒佛像到了我面前。

剛到我面前,轉盤竟然停了。

檀木盒子正好穩穩當當地擺放在我正前方。

目光所至。

彌勒佛的正臉正好對著我。

我頓時有一些詫異。

這蛋雞見我剛才瞎子摸象成功,故意在我面前露了一手。

圓轉盤其實非常難控制。

手撥弄之後,它能在輕輕轉動之下,準確無誤地停在我面前,光指尖這份巧勁,就足以讓人驚嘆。

有這本事。

郝蛋雞到大街上玩幸運大轉盤,不要太發。

這尊彌勒佛無任何特殊的特征,僅僅在九級仰蓮花座上,刻著一行古風悠揚的小篆:“風動身方至,心寬體自豐。”

鑒定佛像一直是古玩行當一件難事。

因為涉及對信仰、文化以及對古玩工藝的熟撚掌握。

比如,鑒寶師傅若要鑒定眼前這尊彌勒佛像,往往需從三方面著手,判型、識刻、斷質。

判型。

大肚彌勒造像在佛經中並無記載,普遍認為是按五代後梁時期浙省奉化僧人契此形象塑造而成。此僧身體肥胖、敞胸露臍,背攜布袋四處化緣,民間也稱“布袋和尚”。你若判斷為在後梁之前的東西,必然不對。但後梁至今,時間跨度太長,斷代難度較大。

識刻。

上面那行小字為篆體。篆體為秦大一統推行書同文、車同軌後,創制的一種書寫形式,到西漢末年,被隸書所取代。但因篆體優美,筆畫可曲可折,古今皆喜用於印章,通過字體也判斷不出來。頂多只能判斷其不屬於秦前或流行隸書漢後的一段特定時期。

斷質。

陶器自商代中期就已經開始出現,東漢時便發展為較為成熟的青瓷制法,瓷開始逐漸取代陶,歷經一千六七百年發展,各種復古陶、瓷多如牛毛,若表面無顯著特征,基本不可能辨識。

這尊彌勒佛像三無特征。

要對其斷代講傳承,幾乎不可能。

但那只是對別人而言。

我所思考的是。

它為什麽會三無?

而且,還隱匿的如此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