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我也想要一個林墨這樣的女婿(第2/4頁)

司馬家的影響力,可不局限於河內,整個司州都是一呼百應的存在。

事實上,如果不遭遇那個雨夜的屠府,司馬家的影響力在中原都是屈指可數的,畢竟門生故吏在那擺著呢。

“曹操厲害啊,這麽快就攻克了漢中。”

剛剛從溫縣出城返回懷縣的馬騰看著手中的戰報忍不住感慨,隨後又道:“如今呂軍在集中兵力平定烏桓,估計曹呂大戰最快也要在來年開春才能打響,龍先生以為這決戰之處會是在什麽地方?”

馬騰的身後,一個身穿褐色儒袍,濃眉掀鼻,黑面短髯,樣貌醜陋的儒生騎著戰馬緊隨。

曹操竟然這麽快就攻克了陽平關,張衛腦子裏都是草嗎,秦嶺如此險峻,急切不可攻破,當防奇襲獸沖啊,竟然會中了火牛計,莽夫一個。

看來我不去漢中是明智的,張魯無心為戰,張衛又是一個蠢貨,縱是有才也未必能施展。

龐統其實一直是在漢中和長安兩地徘徊不定的,去漢中就代表站曹營,去長安就代表站呂營,讓他為難的是不知作何抉擇。

如果單從龐德公的角度去考量,他當然需要掂量家族利益,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要讓龐家在曹呂兩方都能下注。

可不知為什麽,對於林墨和呂布,他總是有一種先入為主的不喜,這一點,連龐統自己也想不明白,興許真的是門戶之見,又或許是在徐州詩會的時候,對林墨沒有留下太好的印象,又或許是缺了一份靠譜的投名狀。

所以,從本心衡量,他是想去漢中的,他甚至都收拾了行囊啟程了。

可是,還沒有離開荊襄,就看到了皇榜,冊封馬騰為河內太守,韓遂為河東太守,再加上郡丞、郡尉的位置全是關中十部的首領,他當即明白了曹操想打什麽算盤,要用關中十部來抗衡呂林翁婿。

這下龐統糾結的內心忽然間就如風吹霧散了,長安一地的投名狀小了點,可這關中十部十幾萬大軍的投名狀夠大了吧?

足夠龐統一躍成為呂營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這樣,就算未來見到徐庶的時候,面子上也過得去。

而他幾乎可以肯定,呂林要南下,大概率是會拿司州做文章的,道理很簡單,如今的曹操得了荊襄和漢中兩地,實力進一步提升,麾下文臣武將都足以與呂布的北國軍正面抗衡。

這場大戰一旦展開就是幾十萬人的血戰,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分出勝負來的,而這個時候,司州的關中十部就成為了最大的隱患,一旦他們沖入並州,必將是摧枯拉朽之勢。

反之,如果從並州下司州,問題會簡單很多,首先黃河沿岸只要守好了黎陽一地,冀州就始終是固若金湯的,後方穩住是前線對峙的基本條件。

再者,關中十部的軍隊雖然驍勇,可是有勇無謀啊,麾下就拿不出幾個像樣的謀士來,以林墨這種機關算盡的人,自然會覺得收拾這群莽夫要比收拾曹操容易的多。

所以龐統算定了在河內,肯定會等的到呂林大軍的。

而這份投名狀的上繳方式有一些另類,他要充作關中十部的智囊,以一己之力抗衡林墨。

這麽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向林墨彰顯出自己的手腕絕非庸碌之人,你林墨也不是真的無敵,是沒遇上我而已;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他深得十部人馬信任的時候,再想賣了他們,也就容易多了。

把這一切都捋清楚後,龐統立刻就改了道選擇北上關東三郡,然後主動的投入到了馬騰的懷抱裏。

盡管他現在的名字不叫龐統叫龍廣,沒有龐家的背景也沒關系,因為他有才華,憑借著對天下大勢的精準分析以及直陳利弊的指出十部入三郡的優劣問題,一瞬間就得到了馬騰的器重,甚至是不管去哪都習慣帶著龐統了。

“龍先生?”見龐統走了神,馬騰再次呼喚。

“將軍。”

反應過來的龐統趕忙作揖,隨後沉聲道:“在下可以斷言,呂布一定會兵出河內。”

不等馬騰問原因,他便侃侃而談的分析了起來,“以黃河為界的兩方,北國更利防守不利進攻,而曹操得荊襄和漢中後,雖實力得以提升卻做不到兵分多路的襲擾。

再者,曹呂兵馬眼下並沒有出現壓倒性的優勢,一旦陷入苦戰必將進退兩難,到那時候北國將無力防守將軍的兵馬長驅入並州了。

相反,關中十部的人馬,善原野作戰卻不善守城,這正是林墨希望看到的局面,這些年來,呂軍無往不利,自信天下無敵,他當然更願意與人在原野一戰,而不願意面對龜縮的曹操。”

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因為你們的軍營裏沒什麽像樣的謀士,都是一群蠢貨,拿捏你們比拿捏曹操容易太多了,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