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蘭陵侯,林墨(第2/3頁)

“文若,替我想想辦法。”

顯然,這有點強人所難了,以至於荀彧也一時拿不定主意。

軍械的缺口太大,而且這些裝備都需要鐵,采購起來難度大不說,燒錢的誇張程度超乎想象。

曹操攙扶著石階站了起來,走到荀彧的面前,帶著懇切的態度,道:

“文若,你知道嗎,公孫瓚已經撐不了多久了,斥候來報,袁紹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包圍易京,又是挖溝壑,又是堆高墻,我估計,最多再有一年,北國四州都會落入袁紹的手裏,我與他必有一場曠世之戰。”

曹操吐出一口濁氣,撚著手指,苦澀道:“換句話說,我只有一年的時間了,如果不能鏟除呂布,兼並徐、揚,勢必會被北國大軍所吞。”

其實,這樣的大勢荀彧又怎麽會不知道呢。

只不過曹操的態度讓他覺得,此時此刻,已經被仇恨所蒙蔽,怕是不夠理智,在戰場上容易吃大虧。

見他還能冷靜的看清楚局勢,荀彧似乎也多了幾分信心,點了點頭,堅定道:“司空放心,在下必定竭力促成此事。

此番東征不可久戰,既如此,糧草也耗不得五十萬,從中置換部分,再把半年的月俸挪出一部分,勉強可以解決軍械的燃眉之急。

箭矢少一些,力保再加三萬枚吧。”

曹操長舒了一口氣,拍了拍他的手臂,“辛苦你了文若,如無你的輔佐,只怕難有今日盛果。”

“司空言重了。”

見曹操心情好了不少,荀彧順勢便將話題轉了,“近日彭城有件盛事,不知司空有無聽聞。”

“何事?”曹操噢了一聲,便朝著議政廳裏面走去。

裏面的傭人早就備好了茶水,為兩人斟上後,便快速退下。

曹操坐在帥椅上,做了個請的手勢,繼續道:“我這幾日一直憂心奉孝,沒怎麽走動各府,倒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荀彧也坐了下來,一手握著茶杯,笑道:“林墨在彭城辦了個紫陽書院,以此為地召天下士人前往詩會,即時還有廬江二喬彈奏,奪魁者可得一對笮融出海訪仙時得到的、可延年益壽的琉璃珍寶。”

曹操先是嗤笑了一聲,不由心頭感慨,聰明是聰明,懂得用廬江二喬的美名吸引人,還有什麽琉璃珍寶,此舉怕是會吸引到足夠多的人。

可惜啊,心太急了,靠著這等手段便想平衡徐、揚兩州的士人,哪是這般容易。

論得權謀心術,曹操也是老狐狸了,林墨的玩法他一眼就看的出來目的所在。

不過此舉他還是很欣賞的,作為能夠出求賢令的雄主,其實他也一直都希望可以擺脫世家的桎梏。

可是,一方諸侯的崛起,早就與世家形成了共生關系,不是說擺脫就能擺脫的。

倒是林墨的這個舉動,讓他越發的覺得,他應該跟自己才是一路人,為什麽要去跟呂布啊。

他那女兒就這麽漂亮?

“這事你怎麽看?”曹操斜靠著帥椅,右手抵著下巴問道。

“此舉其實是在向徐、揚的士子施壓,不過也是拉攏人心的手段,在下以為,不能讓他太順利了。”

荀彧抿了口茶,曹操便笑了起來,“論及詩詞歌賦,天下群英薈萃之地當屬潁川、荊襄,想來你們這邊也會派人參與進去吧。”

曹操當然知道,他們去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攪黃了林墨這樁好事。

他把規模辦的這麽大,就不能讓好處都給吃盡了。

各大世家肯定會派人蜂擁而至,彰顯出底蘊,很可能會出現林墨搭台,旁人唱戲的局面。

世家們私心當然重,不過能打擊一下呂布,曹操還是樂見其成的。

荀彧點了點頭,“各大家族都有派出青年才俊,聽說連弘農楊家都派了人去,荊州那頭暫不知動向。”

“去吧,去吧……”

曹操伸了個懶腰,“誰奪魁都行,別讓林墨得逞便可。”

這件事,曹操有些弄不明白林墨到底怎麽想的,你想用這種手段撬動徐、揚士子,那奪魁之人總得是你們自己人啊。

呂布那泥腿子,跑去作詩,那不丟人現眼嗎?

林墨……奇謀妙計不得不服,但了解了他的底細後也知道,就是個賤籍。

其他也沒別人了。

而且這事還有很大的風險,一旦詩魁是陳家、魯家,或者是劉曄那夥人,徐、揚士人勉強平衡的局面立刻就會被打破,反倒不利於穩定。

他這般聰明的人,不應該看不透才對啊。

曹操思來想去,最後覺得,一定是林墨飄了,以為詩詞歌賦也跟行軍打仗的奇謀妙計可以信手拈來。

“有些日子沒去朝會,可有什麽大事。”曹操隨口問道。

“其他沒什麽,不過司空出征後陛下收到了呂布的上表,為林墨請功,想是討個侯爵,也好擡一擡他女兒的身段罷了。”荀彧眼角余光打量著曹操,也是想看看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