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入冬之前

家文送光明去二中,住宿,一年六百,住新樓。四人一間,光明想住上鋪,剛好同宿舍兩個大胖子想住下鋪,一協調,各就各位。學校裏食堂是剛成立的,在籃球場裏,澡堂沒有,孩子們就在衛生間湊合沖沖或擦擦,好在天漸漸涼了,周末回家洗。“行嗎?”家文問光明。小學畢業就開始獨立生活。太早。太小。但光明卻並不感到為難,對他來說,住校是一種新奇的新生活。脫離了家庭,走到自由天地,晚上上自習,跟同學們聊天到半夜。都足夠有趣。

秋芳兩口子送小芳去上海讀書,順帶在周邊旅行了一下。秋芳作為科裏的專家,培訓和講座時去過不少地方,但跟為民一起,還是第一次。為民說:“以後老了搬到上海來住。”秋芳說:“那可得多掙錢了。”為民笑著說差不多。兩口子還在上海考察了房子,近來,有不少上海知青回滬買房。政策是:買了房就允許落戶。為民和秋芳也商量著打算供一套,不為自己,為小芳。三歲看老,他們估摸著,小芳這孩子將來未必會回淮南。他們也不願意讓她回來。時代在變,淮南的廠子倒了這麽多,城市的差距逐漸拉開,淮南再不是當年國務院批準的十三個“較大城市”。用秋芳的話說,早買早好。雖然貴,咬咬牙,弄一套也就弄一套。

騰出手,家文也正式開始做副業——一個早餐攤。

金九銀十,人們都忙起來了。入冬之前,大家都想做出一點成績來。

早晨,她五點鐘起床,把頭一天蒸好的糯米飯、廣式香腸加熱。葦子桶裏墊上棉被,小木桶包在棉被裏,糯米飯放在木桶裏。旁邊的餐盒裏碼好香腸,玻璃小瓶裏放細砂糖和幹桂花。準備好,六點出門。騎自行車,葦子桶放在後座上,一路向西,到國慶路五小門口賣糯米飯團。家文主打兩個產品:香腸糯米飯團和糖桂花糯米飯團。開學後沒幾日,家文的生意口口相傳,不到七點半,基本飯團就能賣光。她在騎自行車到廠裏上班。

家麗好笑地,“這麽大事你不管誰管,我得先碼拾(土語:留意)著。”

這日,家文剛把車子支起來。家歡送成成來上學。大成剛上一年級。見二姐在門口,家歡有些意外。

“管不了。”

“姐,你怎麽在這?”家歡問。

家麗煩厭地,“腫鼻子囊眼的有什麽好,我看紫薇還好點,文文靜靜的。”

“賣點東西。”家文有些不好意思。開早餐攤的事,她只跟大姐提過。老三老四老六都不知道。

建國補充,“就是小冬床頭貼著的那個。”是說還珠格格海報。

有人來光顧。家文麻利得打開筐蓋子,用木勺把糯米放進一塊蒸籠紗布裏,攤勻,在放一根香腸。然後紗布包著,卷成長條型飯團。家歡和成成在旁邊看著。

“小燕子?”家麗皺皺眉頭,“電視劇裏那個?”

大成嘴饞,又不好意思說,不停地舔嘴唇。

建國說:“還沒有。說是喜歡小燕子那樣的。”

家文忙笑著說:“成成,我給你做一個。”

“軍也參了,工作也定了,談個兩年結婚正好。”家麗充滿期待。又問:“他有目標了?”

家歡連忙說不要。家文已經在做了。做好,遞給大成。家歡非要給錢。家文道:“太見外了,一個飯團值什麽,我是不是他二姨?”家歡這才作罷。家文趕著要上班,沒空跟她閑聊,騎車走了。

“就怕現在還沒定性。”

送完大成,何家歡沒著急去單位,現在淮濱路郵政儲蓄,把一個到期的定期存款取了。再轉到去老六那坐一會。

次日回軍分區,建國把大兒子小年提結婚的事跟她說了。家麗喜不自禁,“有這個打算好啊,早結早好!”

上午十點,老六才開門,到十一點,有兩個人進來看看,但轉一圈就走了。都沒買。

家麗點頭稱是,不提。

家歡問:“生意一直這樣?”

老太太勸,“你先別刺激她,這種事情,只有她自己想,才能行動,你先幫忙留意著。不過老二帶著個孩子,也難找。又是男孩。最理想是也找個喪偶的。沒有那麽多啰嗦事。”

家喜說:“都不識貨。”

“先不說這個。”家文說。既然老二抵觸,家麗只好閉嘴,在她看來,愛人去世,再找一個,正常不過,畢竟還這麽年輕,總不能下半輩子就這麽一個人打發了。但她也知道老二對衛國感情深。家文騎自行車帶光明回飼料公司。家麗才跟老太太提了提讓老二找人的事,感嘆道:“所以說有時候就是這樣,感情太好了,什麽都太好了,也不行,難說,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反倒是那生活中煩惱多的,感情一般的,打打吵吵的,可能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