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冤家路窄

小年何向東猛地咳嗽兩聲。

小年站在前院,月季花叢前。黑暗中,他看到隔壁院子裏出來個人。燈光從屋裏照出來,剪出人影。是湯小芳。

湯小芳注意到他。

美心分析,“也不怪,他那個家,秋芳也難當,那麽大一個小叔子天天在家裏晃蕩,誰不煩,趕緊把他處理出去也是應當的。”

又咳嗽兩聲。

家麗說:“這虧得洋洋跟了老五,不然馬上就要面對後媽。”

小芳先說話,“是你麽?”

老太太聽了訝異,“夠快的。”

小年猝不及防,倒了氣,這下是真咳嗽,止不住,好不尷尬。

美心說:“聽劉媽說,振民又開始找了,秋芳給介紹的。”

“出來說話。”小芳大大方方地。

家麗揉揉太陽穴,“主要帶著個男孩,難找。”

龍園賓館露天卡拉ok。小年一展歌喉。先唱了一首《瀟灑走一回》,又唱《水手》,最後唱《小芳》,“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美心不以為意,“有什麽不敢的,小玲是省油的?你不記得了?當初她要嫁到老湯家,我們跟她說兩家有仇,她說那正好,去嚯嚯人家家。現在看看,可可的(土語:偏偏如此),就是嚯嚯。”

唱完了,小年跳到小芳身旁,“怎麽樣?唱給你的。”

家麗當著小年小冬不想談這些婚姻戀愛的事。等到他們進屋,家麗才說:“現在不比以前。以前我上班,接觸的人多一些,現在菜市賣菜,三教九流捂屁拉稀,什麽人都有,還真不敢給老五介紹,不知根知底。”

“少來。”小芳有些不好意思,“跟我沒關系。”

美心道:“老大,你幫她留意留意,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你沒聽歌詞啊,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第一句就說了。”

家麗嘆息,“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能這麽說。”

“我不是村裏的,我是城裏的。”

美心說:“她適合幹嗎?我看她什麽都不適合,心浮氣躁,腦子不好還偏偏喜歡走捷徑。這六個女兒裏頭,就數她最不讓人放心。離婚了,還帶著個孩子,唉,以後真不敢想。”

小年幽默地,“歌詞我改了,唱的就是城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退伍有些錢拿,小年跟小芳比,算寬裕的。他結了賬,兩個人沿著龍湖路走,到公園門口,右拐,向保健院方向逛。

老太太感嘆,“說不定老五出來幹還真歪打正著了,她那個自由散漫的性子,也不適合正兒八經上班。”

“回來就不走了?”小芳問。

家麗責備,“一天不知道能賺幾個錢,送你們兩條,幾天都白幹了。”美心問生意怎麽樣。小年說人沒斷過。

“不走了,參加工作。”

小年說:“我們要給,五姨不要。”

“定了麽?”

到家,小年、小冬把五姨送牛仔褲的事跟大人們說了。家麗問:“給錢沒有?”

“還沒完全確定。快了。”

疊好裝好。又給小冬選了一條。弟兄倆高高興興地走了。

“我要走了。”小芳有些難過。

小年也利索,遙遙一指,選中了那條艷藍色的。小玲立刻用撐下來,笑道:“最新款,有眼光。”

“去哪?”小年一驚。

老五拿著長長的衣服撐子,在半面牛仔褲墻上撩了一圈,“看看,喜歡哪條,五姨送你。”

“你忘了,我要考大學。”

小年活道(土語:機靈,靈活)些,說:“就說去看五姨呢。不知道你家在哪。”

“那你就考淮南師範學院。”

“怎麽沒見你媽吱聲,”小玲活泛,“不把五姨當個人了?”

“不,我得考個有出息的學校,將來跟小舅一樣,去美國留學。”

“回來有幾天了。”

“留了學不還是回來。”小年不屑。

“退伍了?”小玲問小年。

“那不一樣。”小芳糾正他,“算了,跟你說不清。”

小年叫了聲五姨。小冬說來看看牛仔褲。

“有什麽說不清的,今天咱倆就是要說清楚。”

“怎麽到這來了?”

“說什麽?”

一擡眼,小年、小冬看到五姨劉小玲。她現在也開始幹生意了,跟幾個哥們姐們合夥。

小年直接,“說清楚咱倆的事。”

這日,小年叫上小冬,弟兄倆在淮南老商業區——街裏晃蕩,進東城市場,南門有不少賣牛仔褲的攤位。

“什麽事?”小芳明顯不適應他的作風。

小年退伍了。在家等分配結果,建國在為大兒子奔忙,希望能安排在好一點的單位。跟美心和老太太都聚了。小年也給大人們買了禮物。都是馬鞍山的土產:含眉綠茶、含山大米。老人都說地道。小年想去見湯小芳。她高中還沒必要。可去見她之前,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弄得時髦點。起碼買條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