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醫生,您不是人啊?新產品上市,仿生機器研究員!(第2/4頁)

一天居然能完成20-30台高難度的開顱手術!

……

埔東,山海醫院,神經外科部。

走廊和候症區擠滿了烏泱泱的病人和家屬,手裏拿著號碼牌,等待醫生的叫號。

“1078號,楊俊明!”

問診室門前的揚聲器,機械播報著。

只見一對年輕的夫妻,推著輪椅上的中年人,緩緩走進房間。

楊俊明差不多四五十歲的年紀,年輕時烏亮的黑發早已斑白,臉上寫滿了忐忑和焦慮。

整整十八年,他在病榻和輪椅上,度過了一個男人,最為重要的黃金時期,起因卻是一個極具嘲諷意味的玩笑。

2000年的那個夏天傍晚,他從江城汽車廠下班回家的路上,路過南湖江岸時,聽到有人在呼救。

楊俊明騎著自行車趕到江邊,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在不遠處撲騰,眼見湖水即將漫過他的頭頂,岸邊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楊俊明來不及多想,丟下自行車,連衣服都沒脫,一頭紮進了湖水裏。

當即腦袋一嗡,仿佛撞到了什麽東西!

他強忍著身體不適,把孩子送到了岸上,自己也昏倒在了路邊。

當他再次醒來時,人卻出現在了醫院。

頸部壓縮性骨折,中樞神經受創,腰部以下的肢體功能徹底喪失,終身癱瘓了!

楊俊明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驚天霹靂,渾渾噩噩在床上躺了幾十天。

期間,他為了不拖累家人,甚至動過絕食的念頭,但被父母勸慰道:“孫女還小,你要是撒手走了,他就是一個沒爹的孩子,將來誰都可以欺負他。”

是的,楊俊明還有一個五歲的女兒!

只是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他救人的行為,讓外人看來,完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被他‘救’上岸的孩子,壓根就沒有溺水,對方是為了哄妹妹開心,躲在一米深的湖堤旁,嘴裏大喊著“救命”。

楊俊明之所以受傷,也是因為湖水太淺,巖石過多,下水的那一刻,就撞到了堅硬的石塊。

一個玩笑,輕易毀了他的一生!

身體癱瘓後,雖然工廠給他弄了一個因公致殘的名額,但每個月一千出頭的補貼對他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

妻子堅持了大半年,終於熬不下去,偷偷撇下他和女兒,從此杳無音訊。

而始作俑者,在挨了父親一頓皮帶炒肉絲後,也慢慢淡忘了這件事。

只剩下痛苦的楊俊明!

“爸,您放心吧,我在官網幫你申請了見義勇為的補貼名額,原本十萬的手術費,現在只要五萬塊,別瞎操心,我和李輝能負擔得起。”

女兒輕聲安慰道。

“是啊,爸,我找人打聽過,像你這個情況,手術一個月後,就能恢復行動能力。”

女婿笑了笑,開口附和道。

哪怕家裏不同意,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娶了楊新雪。

嶽父的為人,值得敬佩。

“那就看看唄。”

楊俊明不想掃了女兒和女婿的面子,勉強笑著道。

出事那年,他正值壯年,風華正茂,是工廠裏的優秀員工;此時風燭殘年,依靠輪椅才能活動。

他當然想重新站起來,至少,不用再給女兒產生負擔。

女婿目前看著還好,若是等他年齡再大一些,指不定就會心生厭惡。

久病床前無孝子,妻子怎麽跑的,他比誰都清楚。

自己的人生已經毀了,但萬萬不能再害了孩子。

三人走進接待室,禮貌問候道:“醫生您好!”

“這是我父親之前的就醫材料和CT片子,中間在江城做了一次手術,並沒有起色……”

楊新雪主動解釋道。

醫生點點頭,接過材料,三五秒翻一頁,‘唰唰’作響,跟玩鬧一樣。

楊新雪愣了一下,和丈夫面面相覷。

楊俊明頓感不靠譜,心裏不由地“咯噔”一聲。

他們第一次遇見如此‘不靠譜’的醫生,就差把漫不經心寫在臉上。

一分鐘後。

醫生放下材料,對楊俊明的病史進行詳細的詢問和了解,隨即說道:“先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和手術風險,剛好第二代生物芯片上市,拿來治療你父親的病症極為合適。”

“醫生,大概什麽時候能做手術?”

楊新雪想了想問道。

“稍等,我看下排期,應該兩個月後,也就是11月之前,就能安排手術。”

醫生滑動鼠標,在電腦上翻找記錄,然後給出一個精準的回復。

“謝謝醫生,那我們去做檢查。”

楊新雪用胳膊肘頂了頂丈夫,對方立馬會意,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大紅包,悄悄塞到醫生手裏。

看厚度,估計有一千元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