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這飛機不行!吊打F22的新型設計圖紙!(第2/3頁)

機場的超高清攝像頭,把近距離畫面傳回前方的屏幕上,讓人看得更加真切。

飛行員駕駛著雷神H-10,在跑道上慢速滑行,以檢驗起落架和刹車系統的狀態是否正常。

一分鐘後,進入到高速滑行狀態,這是為了測試戰鬥機在地面快速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控制性能。

巨大的轟鳴聲驟然響起,尾部噴出幽藍色的火焰!

在眾人的注視下,雷神H-10戰鬥機向著萬裏高空迅速飛去,到達既定高度後,又以最大攻角飛行,用來測試戰鬥機在失速狀態下的表現。

爬升、下降、轉彎、翻滾!

飛行員的操縱經驗極為豐富,在空中不斷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切換不同形態。

接著,另外一架戰鬥機悄然升空,配合雷神H-10完成追擊、機動躲避和射擊等操作,同時檢測武器系統、雷達、通信設備的可靠性。

再以最高時速在試飛區域繞行三圈,並在預定飛行航線上,開啟了巡航模式。

“啪~啪啪~!”

孟老見狀,嘴角勾起滿意的笑容,帶頭鼓起掌來。

一個半小時後,飛機滑行落地,陳河宇搖了搖頭,雷神H-10的問題明顯很多。

他若是閉口不談,跟著鼓吹兩句,自然皆大歡喜;倘若出言否定,又要得罪一大票人。

“陳先生,有話不妨直言,我不是小肚雞腸的人。”

駱鴻煊沉聲問道。

陳河宇笑笑,擡頭看向眾人,疑惑、不解、輕視、不屑、凝重,紛亂復雜的情緒出現在他們臉上。

既然讓我說,那勞資可就不客氣了!

“雷神H-10的傳感器套件,看似涵蓋了雷達、紅外搜索、追蹤和電子光學瞄準系統,能提供全天候的目標探測、跟蹤和識別能力,為飛行員提供全面的戰場感知功能。

但是……”

陳河宇停頓了一下,把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後,繼續說道:“不同傳感器之間的數據兼容性、沖突和幹擾如何協調?一旦目標信號產生重疊效應,就會導致目標識別和跟蹤難度極具上升,影響整體戰鬥力。”

“再看尺寸,整機全長和翼展長度差不多,空重就有14.5噸,裝配武器系統、燃油之後的起飛重量接近26噸,不管怎麽看,這架雷神H-10的設計都太過於臃腫。”

“結構設計上的缺失導致發動機性能無法發揮到極致,推力差、速度慢、作戰半徑短!除了武器系統還有些許稱贊的地方,我看不到雷神H-10的任何優點。

漂亮國的F35還有垂直起降和短距離著陸的機動性能優勢,以及超前的雷達和火控系統,去彌補速度和載彈量不足的短板,雷神H-10有嗎?”

陳河宇毫不客氣道。

楊文棟楞在原地,駱鴻煊臉色一紅,陳河宇說得在理,他根本找不到反駁的地方。

雖然和之前的五代機相比,雷神H-10戰鬥機的進步非常明顯,但陳河宇用F35來對比,又輕易暴露出雷神H-10的短板。

“你說的這些,我們當然知道,但哪一點都不是可以輕松解決的,這已經是當前情況下,做出的最優選擇。”

楊文棟嘆道。

身為一名技術人員,他不能睜眼說瞎話,但心裏又感覺不服氣。

若是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最優值,那麽大華區的航空技術,豈不是早成第一名了?

陳河宇苦笑,早知道你們是這個水準,他當初就應該直接拿出戰鬥機的設計圖紙,給什麽帝江發動機設計稿啊,白白浪費一年時間。

想了想,他從口袋裏掏出兩個U盤,對著孟老道:“原本以為用不上,但現在看來,我這也算是有備無患了。”

“這是什麽?”

孟老好奇問道。

盡管陳河宇把駱鴻煊和楊文棟這兩位頂尖戰機設計師懟得啞口無言,他也不以為意,既然陳河宇敢這麽說,手裏肯定握有更好的東西。

“一套火控系統,還有三架戰鬥機的設計圖紙,包括全新的隱身技術系統、自防禦系統和數據鏈路系統,並把傳感器集成到了一枚中樞芯片上,采用Ai智能控制。”

陳河宇輕描淡寫道。

“我先看看。”

駱鴻煊主動接了過來,身後的工作人員,立馬送來一台軍用計算機,擺放在駱老的位置前。

剩下幾人紛紛湊了過來,想要一睹為快。

駱鴻煊在讀取U盤內容後,點開了一份命名為“001”的電子文档,上千頁的技術內容展現在屏幕上。

總共是六大部分,羅列地極為細致,包括合金材料的配方都有。

第一、結構設計圖紙:包括戰鬥機的外形設計、尺寸、布局和各個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如機翼、機身、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等。

第二、零部件圖紙:核心有發動機、起落架和控制舵面等,包括每個零部件的詳細設計規格、材料要求、制造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