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華語電影工業化,想賣身的紫港電子(第2/3頁)

郭幡推了推眼鏡,詳細說道。

《流浪地星》上萬件拍攝道具,一共找了三家特效道具公司,還剩一家是來自港島的置景道具大師鐘劍濤,承擔黑鷹和J20-C戰機的制作。

“J20-C戰機制作一個1:1的實物道具,還打造了一個駕駛艙工作場景,所有的熒屏、操控設備都是按照真正的飛機工藝制作而成,整個制作周期足足有2個月。

光是人工打造在飛機上的鉚釘就用了7-8萬個,還為戰機配備了供彈車、供油車、液氧車設備……”

郭幡感概道。

為了這部電影,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剔除三大道具公司,還有旭工、漫步人、未來科技的鼎力支持。

像拍攝現場的大型運輸車、機械臂,都是華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旭工的手筆。

一毛錢沒花,全靠郭幡化緣而來,只需在電影中植入一個小廣告。

為了配合劇組的拍攝,旭工先後投入42款主機設備、600多套零部件及車間道具、61套三維模型、269名工作人員,可謂傾盡全力。

在塗裝、設備、人員、物流、現場執行等方面為劇組做好資源配置和後勤保障工作,要是沒有多方支持,郭幡早就撂挑子跑路了。

這電影實在太特麽難了!

尤其2014年的工業制造工藝,跟上一世的技術水平,還存在8年落差,因而需要更多的人力、資金去抹平。

“道具都留著,《流浪地星》我會繼續拍下去,絕不是一次性產品。”

陳河宇叮囑道。

“老板,我明白。”

郭幡微微頷首,內心一陣激動。

這樣的超A大作,還能有續集,拍完這部電影,只要不出意外,華語導演圈從此以後,他就有了一席之位。

這種電影帶來的聲望和地位,是《同桌的你》無法給予的。

“時間不早了,我試試劇組的盒飯味道如何。”

陳河宇擡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笑著道。

“老板,要不還是在附近的酒店安排一桌吧?”

郭幡猶豫道。

互聯網大會後,陳河宇的身份漸漸曝光,盡管旗下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但外界對他的猜測,年收入至少在1000億華幣以上,讓這種級別的大佬吃劇組盒飯?

他可不敢!

“我沒那麽矯情,以前又不是沒吃過。”

陳河宇輕輕一笑,不以為意道。

“是,老板。”

郭幡沒再繼續爭辯,這種事,聽老板的即可。

“拍攝《流浪地星》前,我都無法相信,劇組的吃飯問題都能成為一個大難事。

前兩個月,拍攝訓練基地的劇情時,每天有七八百個群演流動,人數不固定。

午飯怎麽處理,新增多少取餐口,擴大多少頂食堂帳篷,怎麽排隊,如何保持飯菜溫度、供應熱水等,都是讓我頭疼的問題。

還好未來科技的技術員,推薦我用莫斯Ai制定計劃,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郭幡領著陳河宇,邊走邊說道。

人工智能的強大之處,他深刻感受到,《流浪地星》劇組,運用到了莫斯Ai特效處理電影後期,使用莫斯Ai繪畫制作概念圖和分鏡頭腳步……

沒多久,來到一處偌大的房間,全是烏泱泱的人頭,在有序排隊打飯。

“我在琴島待兩天,下午派個人送我去訓練基地的拍攝景點就成,你留下來負責調度劇組工作,我就不幹擾你了。”

陳河宇拉著郭幡坐下,順勢叮囑道。

他來琴島一來為了放松,二來是探班,沒必要影響拍攝進度。

“好的,老板。”

郭幡悶聲點頭,示意身旁的工作人員去排隊打飯。

在劇組,大家都吃同樣的盒飯,沒任何區別,只有主演團隊,偶爾會叫點外賣打打牙祭。

“樺哥,明年的華夏好聲音還來當導師嗎?”

陳河宇隨口問道。

“讓給其他人吧,拍了《流浪地星》後,我覺得應該趁自己還能拍電影時,多接兩部好片子,人生才能不留遺憾。”

柳德樺推辭道。

當了兩屆好聲音導師,錢賺到了,他也玩夠了。

“有沒有適合的人選推薦?”

陳河宇笑著問道。

“譚校長不錯。”

柳德樺沉吟片刻,給出一個備選。

“章雪友呢?你和他關系怎麽樣,有沒有機會說動對方來擔任導師?”

陳河宇腦海中冒出一個人選。

“他啊?我試試。”

柳德樺咬咬牙回道。

都說歌神不願意參加綜藝節目,其實只是這些節目沒有拿出相應的籌碼,要是對方真淡泊名利,還會出來開演唱會?拍電影?

無非是條件沒談攏。

華夏好聲音作為山海影視最搞錢的選秀節目,還怕付不起他的酬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