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13億總投資,華國第一部超A大作!(第2/2頁)

“噢?說說看?聽說你跟他賣慘,還忽悠到20萬盒飯錢。”

陳河宇抱著胳膊,興致勃勃道。

不久前,娛樂新聞報道過,《流浪地星》小說作家大劉受邀去劇組參觀,硬是被郭幡薅走20萬華幣,給工作人員加餐。

“嗐!全是無良媒體瞎寫,大劉欽佩我們的做事態度,才甘願自掏腰包。

劉老師說,一部優秀的科幻片應該像是一部未來的紀錄片,具備超強的真實感才行。”

郭幡擾擾頭,有些不好意思。

“我明白,等於創造一個新世界,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每個領域都有一個小框架,需要往裏面填詳細內容。

從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社會經濟、醫療教育、心理狀態,到流行趨勢、各學科發展與研究程度等,都要考慮周全,才能給人真實感。”

陳河宇笑著總結道。

“是啊,若沒有莫斯Ai電影特效,根本寸步難行。

這款軟件真的超級棒,幫劇組節省了大量時間,視效總監每天都要拉著未來科技派來的技術員,討論特效場景的實現方案。”

郭幡忍不住誇贊道。

常規的電影特效處理,需要使用超高性能的電腦設備和渲染器,每一幀都需要七八個小時,《流浪地星》6000多個鏡頭就需要40000小時左右。

這就是說只用一家特效公司,後期制作就需五年,並且還要保證機器不卡頓,不出現渲染失敗的情況。

莫斯Ai電影特效就沒有這種顧慮,它可以一步步完成場景、道具建模,隨意調取、生成,做到每一個鏡頭都不會浪費。

極大提升了後期制作時間,縮減了工作量。

“要知道,這款軟件已經賣到了好萊塢,全球頂尖的特效制作公司,有一半都采購了莫斯Ai電影特效企業版。

國內,如此大規模的運用Ai電影特效的,只有《流浪地星》。”

陳河宇傲然道。

華國電影圈,還沉迷在喜劇、愛情和小妞電影中,就算一些電影需要特效制作,不過是寥寥幾個鏡頭而已。

哪有《流浪地星》這麽恐怖,6000多個大場景特效片段,是原版的兩倍有余。

這就是他有信心征戰好來屋,揚帆海外電影市場的底氣所在。

幾分鐘後,車子停下來。

一行人走進攝影棚,陳河宇發現屋內的場景,正是月球地面的布景。

灰蒙蒙一片,中央擺放著一個月球車駕駛艙,還有一輛重型工程車,以及一條機械狗。

月球車駕駛艙是個大家夥,郭幡介紹說,這玩意他們叫“六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用來模擬月球車的運動場景。

長9米、寬4米,由鋼筋和玻璃制成,總重量30噸,相當於3輛滿載貨物的10噸卡車!

陳河宇見狀,滿意點點頭。

“陳總好!”

“老板好!”

“陳先生!”

見陳河宇走進來,拍攝人員看向副導演,只能一聲“哢”地命令,大家才停下手裏的工作,上前問好。

“樺哥,還習慣嗎?”

陳河宇握住對方的手,淺笑道。

“謝謝陳總圓了我的科幻夢,這種工業化的拍攝手法,讓我大為震撼,下一部請繼續用我,不要片酬我都願意。”

柳德樺激動道。

全然忘了自己還拍過《衛斯理之藍血人》和《未來警察》,和《流浪地星》對比,前者的確談不上算是科幻電影。

“這也是華國電影人的夢,全球同步上映的計劃,山海影視已經準備妥當。

我會把《流浪地星》的海外發行權交給樂安國際,由姜志強出面聯系北莓的宣發渠道、連鎖影院,一舉打響華語科幻電影的招牌。”

陳河宇提高嗓音,故意大聲說道。

全球發行?

北莓上映?

別說劇組普通工作人員,就連柳德樺、吳津、汪智這些演員,一時間都心馳神往。

誰不想進軍好來屋?

“陳總,北莓市場的宣發投入是多少?”

柳天王試探問道。

“5000萬美刀!”

陳河宇直接回道。

在場眾人頓時懵逼,《流浪地星》的拍攝成本可是實打實的10億華幣,雖說有3億屬於特效制作費用,進了陳河宇口袋,但若是讓劇組聯系其他特效公司。

6000個特效鏡頭,沒6-8億華幣拿不下來。

畢竟,一個S級特效鏡頭,5~7秒就需要花費20萬美刀,這錢誰付得起?

算上國內和北莓洲的宣發成本,《流浪地星》投資高達13億華幣,至少35億票房成本勉強回報。

換算後,成本超越2億美刀,放眼好萊塢,亦是超A大作!

頓時,一幫人倒吸一口涼氣,被山海影視的豪橫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