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誰愛和親誰去,反正我不去

正月初一早上,天光熹微的時候,建康城內的大戶人家便已開始梳洗準備。辰時一過,用了早飯,女眷們便三三兩兩、興奮地坐上馬車往瓦官寺去。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瓦官寺門前,來祈福的車隊早早排成了長龍。人群熙攘,好不熱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要屬下了馬車立刻湊到一起的各家女公子們。一眾年輕貌美的姑娘,長裙曳地,蜚襳垂髾,妝容鮮妍,霧鬢風鬟。令人遠遠看著,便覺仙子落凡塵,聞到了馨香裊裊,聽到了禮樂飄飄。

她們聊著天,彼此打聽今日上香打算求些什麽願望。只有還沒睡醒就被母親揪起來的安陽郡主劉長生一人意興闌珊,趁人不注意,擡起寬大的衣袖遮住臉,打了個哈欠。

雖然動作幅度不大,但心思還是被人看穿了,旁邊的姑娘問她:“今天還是直接去禪房?”

長生點點頭,語氣懶散地道:“你們好好玩,昨兒個守歲累了,我先去歇會兒。”說完,便招呼自己的婢女,徑直往後院歇息吃齋用的禪房走去。莊嚴的晨鐘聲裏,一抹鮮亮的水綠自在翩躚,全然不顧身後的指指點點。

她不知這月月禮佛的風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興起的,好像建康城每個人都樂在其中似的,而她始終不信這些。奈何推托不過,只得月月陪著母親來,權當為了吃這頓齋飯。畢竟瓦官寺的豆腐燒得也是天下一絕。

想到豆腐,她不禁陷入沉思,暗自猜測今天會是做紅燒的,還是做清湯的呢?她一邊想,一邊隨手拿起一本書來翻看,發現是看不懂的佛經,又放了回去,百無聊賴地托著腮,卷著自己的頭發發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眾姐妹才回來,紛紛抱怨今天來上香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不光瓦官寺,我看其他寺廟門前也都是人,堵得水泄不通,等會兒都不知道馬車怎麽回去。”一個聲音如小黃鶯般清脆婉轉的姑娘嬌滴滴地道。

坐在她旁邊的粉衫姑娘立刻接道:“那就多坐會兒,順便給我們講講你那未來郎君的事呀。”

“瞧你說的,什麽郎君?”小黃鶯立刻紅了臉,嬌嗔著去推搡她。

“我可知道,你同高家六郎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了,好事將近,嫁衣想好繡什麽圖案了沒?”

“就知道說我,怎麽不說說你自己,又拒了第幾門親了?莫不是女紅不好拿不出手,想再練兩年,抑或是嫌棄人家公子長得不夠俊俏?”

這話題剛開個頭,大家就生怕它掉到茶湯裏泡化了,趕緊七嘴八舌地接下去。長生聽著,發現全是關於婚姻嫁娶的內容,從齋飯沒上一直聊到她差不多吃飽,全然沒有換個話題的意思。

她又不明白了,大家都是同齡人,為什麽自己就一句話也插不上,覺得同朋友們格格不入呢,難道就因為自己不燒香拜佛?

只有坐在長生身邊的好友蕭槿與她一同保持吃菜的頻率,夾了塊豆腐放到她碗裏,小聲道:“今天是紅燒的,你愛吃。”

不說話不要緊,一說話,大家好像這才發現把她落下了,為全面掌握八卦信息,又來打探她的婚事:“阿槿,你的婚事到底定了沒?我聽說先前也是說好了給高家六郎,後來為何又變了?”

蕭槿被問得一怔,答不上來。越是不說話,大家便越是想聽,尤其是小黃鶯。一時間,她莫名其妙就成了全場焦點。七八雙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她看,連筷子們都懸在半空中定格。

禪房裏鴉雀無聲。蕭槿本來就面皮薄,被問的問題又尷尬,更是覺得羞臊難當。眾目睽睽之下,她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只能一動不動,僵硬地垂眸盯著紅燒豆腐的湯汁,恨不能把自己淹死在裏面。

“對了,說到高家六郎,你們知不知道他二伯早年的風流韻事?”關鍵時刻,習慣了替這個悶葫蘆密友出頭的長生打破沉默,試圖轉移話題。

“不知道。”

“沒興趣。”

——失敗了。大家還是更關心高家六郎、蕭槿和小黃鶯之間的三角關系。

一計不成,只好再生一計。長生蹙眉,揉著太陽穴道:“都怪你們上香去得太久,我在這禪房坐得都快悶死了,頭疼。阿槿,快陪我出去透透氣。”說著起身便走。

蕭槿旋即跟上,但是身後一片嘰嘰喳喳的挽留聲又讓她的腳步遲疑了片刻。

長生可不管那些,抓著她的手,不由分說就拉了出去。

二人走出去很遠很遠,蕭槿面上的潮紅才被冷風吹落,如釋重負地舒了口氣。

長生擡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地戳她的額頭,嗔道:“你呀,以後在她們面前態度要強勢些才好,免得總被人拿捏。”

蕭槿揉著頭,無所謂地笑笑:“我這不是有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