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時空中樞的終極彩蛋!(第4/8頁)

【PS:這個大背景的設定源頭,也就是諸神時代,斬斷封神之路前的背景。

最後活到最後的,就是那些現存的大佬。】

泛費倫神系融合了從史前到今日的 諸國度 本地神祇,幾千年來被發端於其它世界的移民潮帶入的各種神系代表,以及 費倫大陸上大量從凡人行列飛升的新神力。雖然主要專注的是僅限於費倫的人類一族,但泛費倫神系的地理與種族勢力範圍一直在擴張(並伴隨著該神系神祇原有數量的增漲),而這往往以諸國度其他神系的耗損為代價。

【PS:人類時代,天命族裔時代的設定源頭,時代更替,種族主角不斷更換。】

不同於楚爾特人、卡拉-圖人、馬茲特克人、穆爾霍蘭德人、恩瑟人以及 亞人神系,並不存在統治泛費倫神系的主神。與之相反,泛費倫神系是個易怒的神力集合,他們僅僅透過自己的神職來感知彼此和諸國度,雖然有時會進行合作,但更常處於對立態勢。有鑒於泛費倫神系相對“成功”地統治著 艾伯爾-托瑞爾星球的很大一部分,賢者們推測,正是泛費倫神系對於內訌與分裂的嗜好,令其在發展和應對變化方面遠比結構更古板的神系快。

【PS:蠻荒國度的背景正好相反,很多時候是一成不變的。】

泛費倫神系被名為 強大神力會議的寡頭集團松散地統治著,後者在 以太位面一處特殊半位面上的 極星營帳中進行集會,負責維護 一體至衡(定義為 艾歐留給諸神力的指導方針)和監管自己神系中成員的違犯行為。這種神性議會極少召開,行動只涉及重大的審議。強大神力會議反應時間之緩慢,令其在應對持續發酵的事件時,起到的作用更多是在截然對立的強大神力之間達成困難的妥協,而非彰顯他們神性智慧集體水平的展示窗口。

【PS:萬神殿設定,一體至衡就是起源這裏。後來被橡樹之父繼承。】

泛費倫神系以及諸國度的其他各支神系,都在艾歐,國度天宇之神上神的監督之下。艾歐保持著自己冷漠的態度,充當著一位極少(如果不是完全不)進行幹涉的永恒觀察者,然後,只在維護一體至衡、批準或拒絕生物擢升到神位、以及確保諸神保持回應他們崇拜者時出手。

【PS:諸多疑似神上神的存在,艾歐管得最寬。】

【PS:遙遠國度的混沌之主,疑似克魯斯神系的至高神,也就是阿撒托斯,盲目癡愚之神、原初混沌之核、萬物之主,另外一位在沉睡的神上神。但是DND只有部分克蘇魯的設定,可能是因為版權問題。】

在兩位強大神力——米爾寇和 班恩將劃定每位神力職責的 命運石板偷走後,艾歐將泛費倫神系從天界打落到了諸國度。並非那塊石板的失竊,而是這個神系成員們的不負責任,導致艾歐掀起了這場 諸神降世。

在隨後那段被稱作 動蕩之年的沖突時期,以下述作為標志:神力存在們被迫以幾乎比最強大凡人還更強的較弱化身形態;他們被迫行走在艾伯爾-托瑞爾星球地表的凡人之間;他們被禁止(並被強行阻止)返回他們位於外層位面的神域;在他們於托瑞爾的旅程所留下的破壞。魔法陷入了狂亂,而整個費倫大陸的凡人都在遭受失去了與信眾聯系的諸神的殘酷雙手蹂躪。動蕩之年在一小撮勇敢的凡人將石板歸還艾歐時結束。艾歐隨後將諸神力恢復到了外層位面,並替換了那些喪生者,但他作出了限制,令他們的力量從此與崇拜者的數量和虔誠緊密相聯。

【PS:聖者化身設定的源頭。】

【PS:信仰體系的真正成型,設定的信仰神國體系,源頭。】

【PS:最著名的聖者浩劫。】

動蕩之年很難說是第一次有大量的化身行走於諸國度、在他們的身後留下毀滅與魔法狂亂,而這或許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據信 黎明之災(已知發生在 耐瑟瑞爾帝國隕落之後)預示了 迷斯·卓諾的隕落。

據說是彼時尚且年輕的神祇 洛山達的天真嘗試,引發了那場諸神之戰,在那場嘗試中,他試圖改造諸國度、將邪惡或老舊從凡人的生活中徹底抹去,而新神祇的神系將在他熱心腸的家長式指導下運轉諸國度的神性事務。

(PS:雖然是一次天真的嘗試,但是洛山達真的想要改變一些東西。)

【PS:浮屠的個人設定,洛山達的失敗,導致了【光輝之主】的誕生。也就進入了《深淵主宰》的時間線。】

今日,泛費倫神系的成員與他們的崇拜者聯系的變得更為緊密,他們變得更專注於自己的職責和神職。然而,在他們的神格與地理上的勢力範圍持續增長的同時,神力們仍在繼續爭吵和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