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自有妙法掩魔形

方鑒找東天府幫忙,一是因為東天府本就有監察東勝神州的權柄,二來東天府有權調動整個東勝神州一切天庭的力量。

當然,更重要的是,東天府的天眼寶鏡是與整個東勝神州氣運相連,只要以天君權柄運轉,無論在東勝神州何地,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不存在任何被法力屏蔽、幻法篡改的可能。

但這天眼寶鏡一般若是無事,天君是不會隨便用它去觀看下界神仙們的洞府、宮觀、寺廟的,因為這是一種冒犯,若說洞府倒還罷了,幾個神仙東天府還是得罪的起的。

但是宮觀、寺廟就不同了。

因為宮觀寺廟之中供奉著滿天神佛,隨意用天眼寶鏡監看這是對道祖尊神、佛陀菩薩們極大的不敬。

而且天眼寶鏡只能看,不能聽,更沒有辨別外道真魔的能力,所以哪怕就算九真天君一時興起看了一眼真陽道宮,也發現不了什麽,除非正好遇到三陽祖師顯露魔形。

所以與周天星君比起來,天眼寶鏡更能應對眼前的局勢。

因為周天星鬥之力很難與地陸契合,簡單來說就是有點不接地氣,容易被下面的情形迷惑。重要的是真陽道宮有三位太乙金仙,只要他們願意施展大法力,就可以屏蔽星鬥之力的觀察,甚至用幻想迷惑周天星君。

況且周天星君還要運行周天,搜尋監視外道真魔蹤影,就更不能找他們了。

在方鑒和九真天君說好之後,便離開了東天府,一路徑直飛往了真陽道宮總壇魯斛山。

……

魯斛山總壇已頒下三陽祖師法旨,各地真陽宮必須供奉太上老君道像。

而且老君道像必須居於最尊貴的位置,其次下來才是三陽祖師的神像。

這道法旨自然沒有人反對,大家本來就都是道門弟子,道門弟子理當供奉道祖道像。

以前真陽道宮沒有供奉道像,這才是不合理的,只是出於對三陽祖師的敬重,沒有人提出來罷了。

在魯斛山真陽殿內,三十名金仙一代弟子正在議事。

三陽祖師只在商討重要事情或講道時現身,至於平常真陽道宮的俗務,則一律交給了三十六位金仙一代弟子共同商議處置。

“廉尚道友傳回法書,那玉華觀、玄凃觀、少陽山三家早已帶著門人棄山而走,不知所蹤了。”乾元上人將手中廉尚法書展示給眾人說道。

“是誰走漏了消息?”豐冶沉聲問道。

大殿內一陣議論,隨後只見一個風韻飽滿,霜華翹楚的女冠說道:“前面議事時只有兩位祖師與我等在場,若說走漏消息,只有可能在我們這三十幾人裏面。”

“瀾嫣道友此言差矣,我不信在場有人會給外道真魔通風報信!”坤元上人開口說道。

名叫瀾嫣的女冠淡淡瞥了一眼坤元上人,隨即說道:“我不過是順著豐冶道友的話說罷了。”

“諸位休要爭吵。”這時一位身材魁梧高大,一身氣機彪悍霸道的金仙起身按下了眾人的情緒,然後說道:“眼下不是追究誰是否泄露消息的時候,而是當立即向各地分壇頒下法旨,令他們派遣弟子四面搜尋三家行蹤。”

“我同意元無我道友的提議。”瀾嫣點頭道。

“附議。”乾元上人道。

“附議。”坤元上人也道。

隨後便是一連串的附議聲,當一致通過後,眾人便擬定法旨,然後請出三陽祖師符章印了上去。

隨著符章印在法旨之上的那一刻,那道法旨瞬間飛入大殿內的一座玉晷之中,只見玉晷內紫光一閃,法旨便已傳到了真陽道宮各地分壇之內。

此事議定,只見那名叫元無我的金仙言道:“上次我等蒙祖師指點,向天庭太玄都省參奏了那鴻清真人一筆,不知現在結果如何。”

乾元上人說道:“那上面有我真陽道宮三十六位金仙、一百多位太乙玄仙、數百位玄仙的法力烙印,我不信太玄都省不會重視。”

坤元上人道:“只怕天庭護短。”

“護短?”瀾嫣輕聲一笑,道:“雷部至今沒有審出任何證據,只憑一個‘梅有仁’的誤讀便強行囚禁我真陽道宮弟子,此事三界仙神都看在眼裏,若是天庭連這個短也護,那天條的威嚴將蕩然無存。”

“瀾嫣道友說的極是。”此時又一位女冠道:“若是天庭能將鴻清真人停職,令其返回斷界山中面壁思過,對我等來說便是極好的結果了。”

陸青此刻也說道:“玉素道友言之有理,天法院雖然權柄極重,但畢竟是文官,除了鴻清真人這個例外,其余的天法官都不足為懼。”

“當初袁天罡道友之事,就是那些天法官為了不得罪道門而從輕發落的。”那名叫玉素的女冠說道。

“那這鴻清真人又是如何被調到天法院的?”元無我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