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希望藍鉆(十六)

“……對於地上神國的建立,後世學者們有著不同認識,但所有人的共同認知則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能被成為‘地上神國’的存在,應該是十一世紀初聖西斯廷一世所建立的大統一帝國。1082年,亞述女王亞曼拉戰死,本就建立在利益和婚姻誓約上的三角聯盟開始搖搖欲墜,隨著聖西斯廷一世真實身世曝光、女王的遺囑被公諸於世,脆弱的三角聯盟徹底崩潰,弗朗索瓦四世公開宣布了自己對於亞述的野心,這與教皇國的謀求完全相悖,兩者的敵對由此開始。”

“但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和史實材料的不斷發掘,尤其是教廷在2017年向學界公開了部分《聖西斯廷一世》的手稿,其中包括了一些從未記載在公共出版物上的內容,於是我們可以驚喜地發現,比安奇女士似乎用非常隱晦的語句向大家提示了,聖西斯廷一世和弗朗索瓦四世惡劣關系的苗頭早就已經誕生了——在地上神國戰爭之前,甚至在更早之前,然而原因?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明這兩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天才君主之間的矛盾因何而起。

“有人猜測他們早就對聖西斯廷一世的身世心知肚明,而弗朗索瓦四世對亞述的覬覦也早有端倪,這也正是他們矛盾的由來——誰會對自己的王位競爭者心無芥蒂呢?然而在女王的遺囑公布之前,他們的矛盾也就只能是‘無由來’的相看兩厭,對此,反對者提出了一個堅實有力的駁斥,一直到1085年,弗朗索瓦四世都在堅持向翡冷翠贈送每年獻給教皇的賀禮,還有許多其他的個人禮物,從加萊王室依舊保存著的禮單中可以看出,那些昂貴的禮物絕不是用以敷衍的。

“相關內容我們將在下一節裏做更為詳盡完善的討論,現在讓我們回到正題,關於地上神國的建立,毋庸置疑,這是全體信徒渴望了一千多年的夢想,從聖主降臨在荒蕪的大地上,用一塊石頭奠定了翡冷翠的基石開始,建立一個‘屬於神、屬於聖’的獨立國家就是教廷乃至全部信仰者的最終目標,這一目標的雛形就是教皇國。

“可是顯然教皇國並不能完全地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獨特的宗教至上原則令教皇國的政治、軍事都掌握在教皇手裏,……在莊園經濟發達的封建領主時代,趨於中央集權的時代特征令這樣的模式只能在教皇國施行,最高統治者不具有合法的政治和軍事統治權,放眼整個世界,這都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制度,事實證明,這樣的制度也違背了時代的運行規律。然而由於教義的限制,這些權力在名義上並不歸屬教皇所有,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

“當教皇足夠強勢的時候——比如說聖維塔利安三世乃至聖西斯廷一世時期,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教皇國的全部權力,讓國家政治平穩有序地在個人的意志下一以貫之地運行;然而,哪怕是蒙聖主庇佑之地,聖城也不是有這個幸運總能夠得到足夠優秀的教皇,聖維塔利安三世逝世後,接任的萊恩六世無疑就是一個極度糟糕的教皇,他的無所作為令教皇國旗下的領主們各自為政,軍權、行政權甚至經濟都完全分散,教皇宮徹底失去了作為教皇國領袖的權能。

“而這樣的權力分散竟然完全符合教義的要求,使繼任者面臨了極其糟糕的處境,我們或許要慶幸,接過這個爛攤子的人是聖西斯廷一世,而不是第二位萊恩六世。特殊的制度,再加上教皇國的面積有限,無法容納足夠的人口,‘地上神國’的實現無疑是一個夢中幻想,因此在1082年的翡冷翠聖荊棘大教堂大露台上,當這個詞匯被鄭重地提起,並讓人們真切地看見了可行性,就無怪信徒們掀起了一場‘奔向翡冷翠’的大行軍了。

“一個人人平等、富裕豐饒,能讓人們安居樂業、遠離領主和貴族們的剝削,在聖主的庇佑下平靜幸福地生活著的地上神國,怎麽會有人能拒絕?貴族們向往亞述能為他們帶來的財富,而貧民們僅僅渴望聖書裏許諾給他們的有福之地。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它必然勝利的基石。”

——艾利克斯·波提亞《中世紀教廷大變革·卷二》

雷德裏克踩上亞述堅實的土地時,整個人第一次這麽誠懇地感謝聖主。

他從未知道土地是這麽的惹人懷念,草木的芬芳和泥土的氣味都惹人憐愛,甚至連鉆來鉆去的臭蟲在他眼裏都變得可愛了許多。

這些豐富的想法還未從公爵閣下難得煽情的腦子裏溜走,他就彎下腰,用力地嘔吐了起來。

可惜在船只上多日的生活令他的胃裏空空如也,他只能吐出一些早上喝的白水,裏面混合著蜂蜜,所以顯出微微的黃。

教皇國的船只為了能盡快到達亞述,從頭到尾都是以最大功率前進,在底艙裏鏟煤的士兵們晝夜不停地輪班勞作,皮膚都被鍋爐的熱氣燙得發紅起泡,運送煤炭的絞索和齒輪上布滿了細碎的煤灰,這些小東西很容易卡住絞輪,以往每過兩天就要停下來清理一番,但這次哪怕它們發出了咯吱咯吱的呻|吟,雷德裏克也沒有允許船長停下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