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禎正瞧著舞姬裙角飛旋拍掌叫好,聽到這一聲喊,一愣,隨即臉上露出詫異之色,“什麽?我阿父回府了?又不是月末,他怎麽回來了。”

武禎最好舞樂,沒事就往各大小樂坊裏跑,今日是聽說她們排了新舞曲過來一睹為快的,誰知正到熱鬧時候,一個奴仆蹬蹬跑上樓來,擦著額頭上的汗就朝她行禮,嘴裏喊道:“二娘子,郎君回府了,讓您趕快回去呢!”

舞樂聲因為這個插曲而停了下來,眾人都看向武禎。武禎拿起一旁的馬鞭起身往樓梯走去,朝眾人擺擺手,道:“我回去看看有什麽事,今日就先走了,你們繼續。”

她的父親是豫國公,唯一的姐姐更是當朝皇後。武皇後對她這個妹妹寵愛有加,因此將她養成了這樣一個性子。二十六歲竟還未出嫁,整日裏呼朋引伴,不是在樂坊妓館裏消磨時間,就是騎馬牽黃浩浩蕩蕩帶人出城圍獵,沒有半分.身為女子的自覺。不說在貴族官家的圈子裏,就是整個長安的平民中,她的名聲也是響亮的——雖然不是什麽好名聲。

說罷,不等眾人說話,已經飛快下了樓去。剛到樓下,迎面走來個十幾歲的俊秀小郎君。這小郎君本一臉的不耐倨傲之色,待見到她,臉上霎時就笑開了花,顛顛的跑過來喊道:“禎姐,你果然在這!你怎麽最近都不帶我一起玩了!”

這群以武二娘子為首的少年少女,乃是長安有名的一群官家子弟,公認的紈絝,其中又以武二娘子武禎最為出格,身份也最顯赫。

武禎搖頭笑道:“梅四,你還敢出門,你家父親不是拘著你向學嗎,偷跑出來當心被你父親打斷腿。”

蔡娘子垂首撥弦,一曲琵琶完了,果然就陸續有幾位靚麗女子上了樓來,一時間樓上舞樂喧囂,熱鬧極了。

梅家四郎君癟嘴,嘟囔:“我才不怕他,唉禎姐,崔九他們都在上面吧,你去哪呢?”

武二娘子喝了一口甘甜的蔗汁,聞言笑道:“蔡娘子彈的,什麽曲子都好聽,盡可隨意。”

武禎越過他往外走,頭也不回道:“我父親不知怎的回家了,找我回去挨罵呢,先走了。”

纖指一撥,一聲清泠聲響,蔡娘子看向最上席的圓領袍女子,道:“武二娘子想聽什麽曲,蔡娘先為各位助助興,其他幾位姐妹正在梳洗,馬上便到。”

眼睜睜看著她走了,梅四郎君又焉成一團,踢踢踏踏地上樓去。老大不在,他感覺歌舞都沒有什麽趣味。

話音剛落,就有幾位身姿婀娜的女子抱著琵琶等樂器上來了。前頭那位抱琵琶的蔡娘子容貌倒不如何出眾,但氣質親和,朝席上眾人一笑,落座於一側的軟墊上。

武禎騎馬回了大寧坊,這邊幾個坊多住的是顯貴人家,大都在坊墻上開了門,正朝著寬闊大街,門口一排排的兵甲,看著格外威武。

奴仆答道:“昨日排舞勞累,今日幾位娘子都晚了些,蔡娘子馬上就會過來。”

待到了豫國公府,她瀟灑的一躍下馬,將馬韁扔給奴仆,自己提著馬鞭溜達進門。門房老丈見了她,低聲道:“郎君在正堂等著二娘子呢。”

“眾位娘子們起了嗎?”有人問。

武禎低頭一瞧自己這一身打扮,覺得自家阿父見了可能又得痛心疾首,為了他老人家的身體康健著想,也為了給他省一省口水,她決定還是先溜回自己院裏換套正常的女子衣服。

雖還未入夏,但在太陽底下一陣奔馳,難免身上帶汗。幾位侍立在旁的奴仆立即動手卷簾子,讓外面的清風吹進來,還有幾位奴仆端上了各色鮮果飲品,一一擺放在幾人面前。

結果,還是沒能逃脫父親法眼,貼著墻根準備溜走的時候被他逮了個正著。既然如此,武禎也不用費心遮掩了,跟著自家阿父走進正堂。

“悶著太熱,都卷起來。”

豫國公武淳道從前也是個體面人,有勇有謀文武雙全,年輕時候上戰場打過仗,後來放到路州做過刺史,回到長安後成了尚書左仆射,後又榮升了三師之一,不可謂不風光。但他前幾年死活要告老,不知道怎麽的想不開,竟然還跑到南山腳下的須提寺出了家。

眾人熟門熟路找到地方坐下,打頭那絳紅圓領袍娘子大喇喇的往一個矮榻上一座,盤起一條腿點了點周圍垂下的竹簾紗幔。

皇帝幾次帶著皇後去要將他老人家請回來,他都一副世外出塵的態度,連腦袋上的頭發都給剃光了,態度堅決,帝後也對他沒辦法了,只能放任他在須提寺出家。

幾位少年少女簇擁著帶頭那位女子,隨著她一起鬧哄哄的往宅子裏走,上了一座精致華麗的二層小樓,小樓二層四面通透,只垂著紗幔竹簾作為隔档,地上鋪著花紋繁復的毯子,擺著許多錦墊矮榻和小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