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見笑

孟昔昭口若懸河, 巴拉巴拉半天,就跟天壽帝之前料想的一樣,全是來給三司使落井下石。

這又沒什麽好奇怪的, 他們兩家的仇怨已經發展到連周邊村鎮都快聽說的地步,要是孟昔昭來給邱肅明求情, 那才會讓人們滿頭霧水。

天壽帝被那句十年國庫總收入驚了一下, 心思轉了好幾個彎,等他醒過神來, 聽見孟昔昭話裏話外都是讓他嚴辦三司使,抄家砍頭、全族流放, 說到得意忘形的時候, 他甚至還向天壽帝請命,希望自己能攬下抄家的活計。

天壽帝:“…………”

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天壽帝當然沒給他好臉色,聽到一半,就把他轟出去了, 蘇若存端著甜羹回來的時候, 天壽帝還陰沉著臉,倒是沒遷怒在她身上, 一口一口的, 把那甜羹吃了一大半。

蘇若存只字不提別的事,只一心一意伺候他, 看著蘇若存如此乖巧,天壽帝的氣也順了一些。

但這只是白天。

等到了晚上,他今日沒有幹那種事的心思, 就把蘇若存打發回去了,獨自躺在床上, 天壽帝腦子裏就跟有個復讀機一樣,始終重復著一句。

十年國庫總收入……

十年國庫總收入……

其實如今大齊國庫還是很充盈的,年初的時候,跟匈奴買了一大堆的物資回來,自己用不上,就由戶部操作一番,分給幾個皇商,讓皇商把那些東西都賣給了百姓,別的不提,單牛羊肉,如今應天府的酒樓幾乎家家都打出了旗號,吃匈奴牛,長匈奴人的力氣。

……

本朝不限制百姓吃牛肉,可不管怎麽說,這牛都是耕地的好手,即使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牛肉也是極其貴的,比豬肉貴了七八倍都不止。

匈奴不耕地,他們養牛就是為了吃肉,所以匈奴牛價,比齊國便宜好幾成,可商人就是商人,人家賺的就是這個差價,等牛從匈奴運到齊國來,賣的還是齊國內部的這個價錢,甚至因為路途遙遠,還比本土牛更貴一些了。

按理說,朝廷應該出面管轄,呵呵,不好意思,朝廷才是最大的供貨商,他們傻了才會主動降價。

賣牛羊,賺了一筆,搜刮南詔皇宮,又賺了一筆,孟昔昭在朝上提出拿南詔皇帝換贖金,滿朝文武都覺得這主意超級好,集體商量了一番,一起寫了一封勒索信,準備交給丁醇,讓他送去南詔殘部。

等書信送到羅薩花手裏,定是又能增加一筆進項。

林林總總加一起,戶部尚書都快笑開花了,這恐怕是天壽帝登基以來,最富裕的一年!

但……錢多了,天壽帝就開始有別的想法了。

比如,大理那個地方,山明水秀,人傑地靈,而且養育的長仙,比南詔還多呢。

放以前,他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可現在不是打勝仗了嗎,而且國庫充盈了,要不是怕自己這麽快提起來,會引起全朝堂反對,他早就下令,讓詹慎遊的兒子繼續出征了。

真不錯……他居然也知道,沒人會支持他的想法。

什麽大理背靠吐蕃,窮兵黷武、民不聊生,他都想不到那裏去,他就覺得應該乘勝追擊,繼續擴大版圖,繼續做自己的千古一帝。

他認為,只要自己準備好了錢糧,任命好了主將,再征一堆的農夫過來打下手,那就是萬事俱備了。

什麽?打輸了怎麽辦,打輸了,那就是主將無能啊,撤下來,再換一個厲害的上去。

……

當然,天壽帝目前也只是想想而已,他還是很有經驗的,知道這事不能著急,最起碼,也得等南詔這邊徹底打完了,再提這件事。

但他可以現在就開始準備嘛。

十年啊……邱肅明一個人,等於十個大齊國庫,這怎能讓他不心癢。

只是,邱肅明好歹為他鞍前馬後了這麽多年,真要動他,說句實話,天壽帝還真是有些舍不得。

一面著急,一面氣惱,一面眼饞,天壽帝糾結半天,還是一點困意都沒有,他習慣性的把枕頭邊上的天石拿過來,盤了盤。

說起來,這天石確實是個好東西,厚積薄發,一開始什麽效用都沒有,但如今,已經展現出它的作用了,真的可以讓人精神倍增。

就是精神的過了頭,都子時三刻了,還讓他沒有閉眼的想法。

……

第一天,就這樣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也就天壽帝還有心情抱怨自己睡不著覺,外面,各個高官府邸當中,幾乎人人都挑燈夜書,摩拳擦掌,準備第二日的戰鬥內容。

……

第二日是個常朝日,文武百官都要來,然而就算沒有常朝,閆順英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他這人,不下場則已,一下場,就必須撈到屬於自己人的好處。

天壽帝也知道今天不能再翹了,反正他最近精神好,來上個朝,也沒太抗拒,更何況,如今他不覺得這件事煩了,他還有點期待,想看看大臣們能吵出個什麽結果來,不管放人還是定罪,總要有個方向吧,不然一味的把邱肅明關在大牢,也沒什麽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