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神女

其實, 只要孟昔昭和詹不休配合的好,兩人裏應外合,一個把管友三迅速的抓起來, 另一個則抄了造反軍的老巢,那這事, 就這麽不費吹灰之力的解決了。

為什麽孟昔昭還要多此一舉, 讓孫厚全反水,汙蔑管友三是賣國賊呢?

當然是因為, 這是演給天壽帝看的啦。

……

江州的造反軍,從始至終就沒引起過應天府的注意。

主要也是因為, 這些年來, 大齊的民變就沒斷過。

今天這邊變一下,明天那邊變一下, 全是小打小鬧,而且民變的主體幾乎都是農夫,扛著鋤頭就反了, 最大規模不過是幾個村, 應天府身為本世界第一銅墻鐵壁,能怕這些小小農夫嗎?每回都是讓當地知州知縣自行處理, 除非鬧得太大了, 才會意思意思,從應天府派一支禁軍出來。

只要管友三沒有真的把江州和隆興府拿下, 不管天壽帝,還是那些文武百官,都不會把他當回事, 就算孟昔昭上書,說他已經糾集了一萬的人馬, 天壽帝也只會覺得,這回反抗起來的村子有點多。

孟昔昭替他提前解決了這樣一個心腹大患,他卻根本不知道此人有多重要,那哪行。

所以,必須要讓天壽帝重視起來,也必須要讓他把該給的好處,都給自己。

……

就這樣,孟昔昭把主意打到了天壽帝的死對頭,南詔的頭上。

農夫揭竿而起,天壽帝不會在意,因為這就等於是他的佃戶撂挑子了,有什麽可生氣的呢?再換一群佃戶就是。可要是佃戶不僅撂了挑子,還暗戳戳的鼓動他其他的佃戶,跑去投奔自己的死對頭,甚至偷走了自己的兩塊地做投名狀,就天壽帝那高到沒邊的自尊心,一定登時就能氣炸了。

如此一來,管友三還是死定了,天壽帝會更加重視跟南詔的戰爭,而孟昔昭自己,也能立下大功一件。

這個辦法,是孟昔昭留在應天府的最後一晚,想出來的。

那時候他覺得,做成了這件事,再加上隆興府形勢一片大好,或許等到了年底,他就能借著回去領賞的機會,成功留在應天府,不用再出去了。

雖說他計劃的挺好,但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孟昔昭現在極其不願意回到應天府,他甚至有種,自己就在這隆興府做一輩子山大王算了的沖動。

…………

在孟昔昭琢磨著如何當一個縮頭烏龜的時候,外面依然是太陽東升西落,時光匆匆,不為任何人停留一分一秒。

城門樓都已經架起來了,成人胳膊那麽長的青磚一層一層的往上壘,而就在城門樓建了一半的時候,隆興府裏,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說要閉關七七四十九天的藏塵道長,在只閉關了三十幾日的時候,突然口噴鮮血,一頭從蒲團上栽倒下來,人事不省。

玉清觀如今是隆興府裏最火的道觀,而玉清觀那麽破舊,好幾面墻都只剩一半了,藏塵道長的房間也不怎麽隔音,裏面傳出動靜,外面的人全都聽得到,去上香的百姓十分震驚,想去問問究竟怎麽回事,道觀裏的小道士卻不讓他們靠近。

只能從窗戶外面,遠遠的看上一眼。

而在“昏迷”了整整三日以後,藏塵道長才終於悠悠轉醒,醒了以後,他茫然的看著房梁,然後突然反應過來,面如金紙的起身,捂著胸口,弱柳扶風般踉踉蹌蹌往外奔走。

他醒的時候,是巳時二刻。

也是尋常百姓覺得最適合來上香的時刻。

於是,一百多個香客,就這麽目瞪口呆的看著那位仙氣飄飄的道長,一臉慘白的往觀外跑。

別人攔他,他還焦急的揮退別人,仿佛有什麽要緊事要做。

普通百姓,就算很好奇,也不敢去攔這種知名道士,尤其是藏塵這樣,會法力,還能跟三清溝通的。

好在,玉清觀裏其他的道士敢。

於是,大家就聽到其中一個年歲稍長的道長,對藏塵斥道:“師弟!你身子還沒好,怎麽可以這時候下床,快回去!”

藏塵搖頭:“不,我必須盡快過去……”

百姓們腦袋上冒出一個問號,去哪裏啊?

那個道長就像百姓的蛔蟲,立刻就問:“你要去哪?”

藏塵臉上寫滿了後怕:“我要去梅嶺……螣蛇神女發怒了!”

百姓們聽到這句話,滿臉都寫著茫然二字。

螣蛇神女?誰啊?

……

螣蛇,道教十二天將之一,這家夥在神話中的地位,也不是一開始就定性的,而是隨著朝代更叠,不斷變化。

一開始的說法是,螣蛇是玄武的分身,就是老騎在烏龜上面的那條小蛇;後來,又變成了螣蛇其實是一種龍,跟應龍啊、蛟龍啊,地位是一樣的;再後來,又變了,說它其實就是一條蛇,只是,這個蛇很容易化蛟,而蛟又很容易化龍,所以,應該這麽說,螣蛇就是龍的幼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