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搞混了

這類年輕怕事的同事有的是,劉醫生看出這搭档是如何回事後沒脾氣。

不管如何,劉醫生從業年齡比李同學多出一年,多吃了一年米,心態上對資歷比自己低的年輕人比較寬容的。

兩個人合作給病人做檢查。

李啟安醫生再急吼吼地說:“奇怪了,好像沒問題。”

說到患者大腦發生異常時的症狀,最叫人熟耳的基礎檢查項目是檢查患者的瞳孔。

事實上真的所有腦科病人必須是瞳孔出現問題嗎?

先要說到瞳孔的解剖學知識。

正常人瞳孔的大小是約2到5毫米,特殊人例外。畢竟有的天生長的比較奇葩。

瞳孔的變化是會隨著光線的強弱以及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起伏而發生動態變化。

支配瞳孔括約肌的副交感神經來自動眼神經。支配瞳孔擴大肌的交感神經回路較為復雜,中樞是去到下丘腦,發出的神經路徑要通過腦幹到脊髓到頸部神經回路,回來時會再經過顱內的海綿竇,最終到眼神經。

從上面回路可以知道,前面文裏講過的腦幹出事案例瞳孔異常是有解剖學根據的,讓一般人沒想到的應該是頸這條神經回路出事同樣會導致瞳孔異常。

只是這樣一說都能叫人想象到瞳孔檢查是個非常復雜的技術。不要看好像很多臨床醫生動不動照病人瞳孔做檢查,其實不是專科的醫生是不太懂的。

例如現在兩個站在門口的神經外科醫生望著那兩個拿著手電筒照病人瞳孔的同行時,宋醫生的表情是:沒眼看。

嶽文同班長差點兒想過去拎起李同學的腦子:你他嗎的給我回學校重讀吧,別丟我這個神經外科班長的臉了。

醫生手電筒照病人瞳孔做檢查教科書說上說的是做瞳孔對光反射檢查。利用的是上面說的瞳孔對光線強弱的反應,當光線照射正常人單側瞳孔時,人的雙側瞳孔會產生對稱性收縮反應,這是瞳孔對光反射了。

瞳孔對光反射是分為直接對光反射和間接對光反射,根據的解剖學基礎的是光反射通路。

如下:

光線照射在單只眼視網膜引發感光細胞將信息傳導至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再經過視神經視交叉視束部分神經纖維一路經過多個大腦的部位最終回到雙側動眼神經進入眼眶睫狀神經節支配瞳孔括約肌繼而出現雙側瞳孔收縮。

醫生根據這個基礎理論做的操作應是:手電筒先對著病人單側眼照,觀察這只眼的直接對光反射,同時觀察另一只眼的間接對光反射。

李同學怎麽照的?

拿著手電筒在病人兩只瞳孔間來回照。

有錯嗎?

不能說錯。

瞳孔檢查是有這麽個進階檢查,叫做RAPD檢查,是這樣照的。

但是你問李同學知道這是RAPD檢查嗎?

李同學說:“這病人直接對光反射有啊。”

原諒李同學吧,他沒去過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實習,把各種專科操作搞混了。

更別談,這病人如果你覺得難以辨別瞳孔有沒毛病,至少該有點兒智商知道可以嘗試關閉室內大燈再檢查一次。

嶽班長氣到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