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進宮

擬定了回京的日子後, 柔嘉公主便與薛懷商議了回京的路線。

為了躲避層出不窮的暗殺與伏擊,柔嘉公主便從自己帶來的死士裏挑選了幾個與薛懷身量氣度有些相似的人,讓他們偽裝著薛懷上路。

臨行前兩日, 鄒氏來為瑛瑛送行, 閑暇時提起京城繁華富庶的景象,鄒氏便由衷地感嘆道:“我也想隨你一塊兒去京城。”

她並不是厭倦了江南煙雨朦朧的日子,只是不想再與周景然有任何的瓜葛。

她的爹娘早在三年前便雙雙去世, 鄒家的祖宅也被族人們瓜分了幹凈, 若不是這些人還忌憚著周景然的官位, 只怕連鄒氏這個出嫁女也不肯再認了。

如今鄒氏已與周景然和離,當真是無處可出,與其待在江南後再與周景然糾纏不清,倒不如割舍了家鄉,去遙遠的京城瞧一番新天地。

瑛瑛明白鄒氏的苦楚,聞言便道:“只是此番回京險難重重, 我只怕你會被我和夫君連累。”

鄒氏卻笑道:“怕不怕的, 人這一輩子哪裏能預料到往後的處境?難道我待在江南就一定安全嗎?”

說完這話,鄒氏便仰頭從木窗外眺望湛藍的天空,時不時有幾只飛鳥翺翔其中, 無憂無慮地震顫著翅膀。

從前的鄒氏滿心滿眼都只裝著周景然一人, 要麽就是主持周家的生計與開銷, 要麽就是幫扶安頓災民。

她甚至沒有為自己活過一日。

“我願意隨你們一起回京,無論險阻。”鄒氏目露堅定地對瑛瑛說道。

瑛瑛也沒有第一時間應下鄒氏的請求, 而是在詢問了薛懷的意思後才給了她回復。

薛懷自覺愧對鄒氏,聽得瑛瑛的話語後, 便道:“不巧的是,此番回京, 我必定要帶上周景然。”

這話著實出乎瑛瑛的預料,可細想了一番後,她又明白了薛懷的用意。

王啟安貪汙一事僅僅只靠他一人和手上的那封密信並不足以給他定罪,也不能將江南的百姓們救出水火之中。

除非位列四品的周景然與他一共進京,兩人當堂向陛下呈上罪證,將內裏的隱情一齊說個明白。

陛下才有可能會相信英平王與王啟安摻和在一起之事。

瑛瑛臉上也露出了猶豫之色,要知曉鄒氏之所以要與她們一同回京便是為了與周景然一刀兩斷。

可如今薛懷要帶著周景然一同回京,反倒是弄巧成拙。

臨行前一日,瑛瑛便與鄒氏提及了此事,誰知已興沖沖地收拾好自己行李的鄒氏卻是笑意一僵,怔惘般地盯著瑛瑛。

瑛瑛只好歉意一笑。

鄒氏也默契地不再提起要與她們一同回京一事。

*

回京那一日。

柔嘉公主帶隊先行,瑛瑛與幾個丫鬟坐在後頭的車馬裏。

薛懷與周景然則混騎在一眾死士之中。

出了江南之後,繞過陵南與燕州,其間並未遇到什麽伏兵。

直到兩月後大部隊行至毗鄰京城的小縣城時,柔嘉公主才下令讓假薛懷和假周景然騎著馬走到她的隊伍前頭。

在途徑京郊外的狹窄山路時,忽見天邊狂風亂作,密林的灌木叢裏“咻”地射出了幾柄亂劍,不由分說地便刺向了柔嘉公主隨行的所有死士。

沒有預想中的激烈打鬥,也沒有伏擊在暗處的陡然襲擊,只有陰狠的突施冷箭,在轉瞬間便被柔嘉公主的所有死士都放倒。

柔嘉公主坐在馬車也愣了好一會兒,而後才紅著眼走出了馬車,與貼身丫鬟一起去檢查“假”薛懷和“假”周景然的傷勢。

坐在後頭那輛馬車上的瑛瑛幸免於難,比起淡定的柔嘉公主,她幾乎是淚流滿面地撲到了“假”薛懷身前,撕心裂肺地哭了一場。

之後,柔嘉公主便憤然地陪著瑛瑛將“假”薛懷與“假”周景然的屍首擡上了馬車。

隨後她便朝著寂靜無聲的密林裏斥罵了兩句:“人都死了,能容本宮將他送回承恩侯府了吧?”

回答她的仍是寂寂冷冷的風聲,時不時還會響起瑛瑛的抽泣之聲。

*

完成任務的暗衛們趕回英平王府報信,為首的暗衛將如何射死在場所有的男丁,以及瑛瑛的表現和柔嘉公主的怒意統統說給了英平王聽。

英平王本是在逗弄鐵籠裏的金絲雀,陡然聽得此話卻放下了手裏的細枝,冷著臉問他:“柔嘉只是憤怒?”

他如此了解柔嘉,更知曉柔嘉對薛懷的一腔情意。

若薛懷當真被暗衛們射殺而死,柔嘉怎麽可能如此淡然?竟只是憤怒而已?

不對,一定有不對勁的地方。

暗衛愣了一息,隨後便答道:“回王爺的話,柔嘉公主的確是惱怒不已,還對下屬們放話說‘人都死了,能容本宮將他送回承恩侯府了吧’”

話音甫落,英平王卻已肅冷著臉走到了廊道之外,立時沉聲吩咐道:“去宮裏遞信,本王要見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