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桃源仙舟(第2/2頁)

這也給了大春不少壓力,這一仗只能贏,不能……但可以逃!

然後大春終於見到了碼頭上的桃木仙舟,只是朦朦朧朧有一圈淡淡的粉紅桃霧,還有桃花香氣遠遠的飄了過來,感覺就像是一個運胭脂粉的船。那等會就以運胭脂為理由進漢水。

船也不算大,也就一中型帆槳貨船,一層樓高,也就比鮑家莊運貨的中型船高寬一點。正常情況下,這船也就裝個百多軍士。但大春是見識過王元姬的仙船以及余皇的。在這個世界仙船算是相當常見。曹沖那艘都內有乾坤能裝大象。那麽這艘呢?

廖立激動的上前叫門:“公子來了!”

大春揮了揮手上的桃花杖。

船沿上立刻歡呼起來:“公子公子!出戰出戰!”

一個扶梯滑了下來,大春當先進入桃霧,果不其然場景一變,這船的體型大了何止十倍?比余皇都大多了。

村裏身披竹片甲的數百青壯年已然集結甲板,並揮舞著上古神器“耒”再度高呼。大春看他們這甲,就和當初自己在永昌的那個沙發竹墊一樣。

廖立急了:“小聲,外面聽的到,行動要秘密!”

大春笑道:“大家別激動,馬上就出戰了!”

廖立說道:“桃源村青壯一共365人,長老說這是周天之數,吉利。傅將軍也在昨天運了一萬石糧補充軍用。”

臥槽!這要是損了一員就湊不齊周天之數,那就不吉利了?

大春想起一事:“一萬石?放哪裏了?”

普遍認為古代一石相當於一百斤,漢朝的石又不太一樣,可能相當於現在的50斤多點。

廖立領路:“去底艙!底艙下就是槳艙,左右各一百槳,平時就需要二百人劃槳。”

說話間,眾人跟隨大春進入觀看。那200名輕壯槳手也隨即下艙就位。

然後大春就看見空曠寬大的貨艙裏擺著幾百個米筐還有各種村裏帶出來的不知名幹糧。

這貨運量,不用來運貨就可惜了!

此時,沙摩柯也愣頭愣腦的跟進了,他完全被這仙船的空間不對等給折服了。

大春招呼道:“大哥,那些天我們談了開發澧水湘水河道的事,你覺得這船行不行?”

沙摩柯激動道:“這船外面看起來不大,正好可以走所有的險灘,我看行!只是下水出貨簡單,上水運貨能劃上來麽?”

也是,那水的流速相當洶湧,總不至於上水靠拉纖吧?

大春只得說道:“那就用這一戰檢驗一下了,等會進了漢水就是逆流而上。”

沙摩柯笑道:“兄弟不急,實在廢力我這帶了四十九個巫祭,正好施展法術。”

49個?不會又是周天之數吧?

此時,有村民報告:“公子,人都上來了!開船不?”

一共六百多人了啊,不算多,但都是精銳!

大春也不廢話:“開船!”

在全船輕壯的一片興奮歡呼聲中,桃木仙船緩緩離岸。

好吧,大春正式為這船命名“桃源號”!

大春一行又回到船頭。入夜的江面漆黑一片。

鮑三娘說道:“我們鮑家莊經常走這條線,讓我爹和兩位哥哥去掌舵吧。”

廖立說道:“公子,鮑夫人,村裏長老說了,這舵這槳還有這帆統統只能桃源村的人的掌,讓鮑老爺子指個方向就行了。”

臥槽,這鮑夫人喊的真是……

大春笑了:“就這麽辦了。意思就是說,這駕船還有桃花村的專門法術?”

廖立鄭重道:“經過這些天的研究,下官很懷疑桃源村都是夏禹治水的後人,即便不是,也應該是重點參與了當初治水的部落。”

大春驚住了:“有什麽根據?”

廖立說道:“其一,他們這玉石耒非同一般,白中帶赤,此乃砆(fū)石,長沙臨湘就有此等玉石,但遠不如這玉石的成色。而《山海經南山經》有雲:‘又東五百裏,曰會稽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砆石。’,那就說明他們這耒可能是會稽來的,而大禹埋葬地就是會稽!其二,他們造船術太先進了,不可能是尋常的山民或是耕農,定是上古神裔。”

臥槽!有理有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