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他可不是實習生(第2/2頁)

按照徐醫師的說法,高級正骨復位共有八法,摸骨術只是第一種。

還有另外七種。

李敬生如果運氣不錯,生命值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他提升新學會的正骨手法,估計有一兩個月就能達到出師水平。

到時候,陽光診所就能正式掛牌正骨復位這一特色治療項目了。

又是奢侈的打出租車趕到第二醫院。

沒辦法,時間實在太緊了。

今天是星期一,唐萍要送孩子去學校讀書,七點五十二分趕到陽光診所。

按約定,她可以八點鐘到達。

李敬生不可能為了省一個的士費,讓她提前半小時到達。

打的其實並不貴,8元左右。

等到李敬生把房租湊齊了,把欠唐萍的工資結清了,他就不必再計較幾塊錢的打車費。

按照這幾天的營收,基本上每天都是過萬元的毛利。

當然,保健品不能當飯吃,城南老街這一塊的主要居民是入城打工者。他們要麽為了買房而努力攢錢,要麽還在溫飽線上苦苦掙紮,要他們購買昂貴的保健藥,這不太現實。

一千個人裏面能有兩三個人購買就算是很不錯了。

而且這兩三個人可能一年也就買個一兩次。

真正的保健品客戶群體是那些退休的老人,還有富裕階層。

這些人手裏有余錢,也很注重健康,他們非常願意花點錢買保健品吃。

他們認為預防比治療更劃算。

比如護肝片,在肝臟沒出問題前吃它,可以讓肝臟變得更強大一些。或者在肝臟疲勞不堪,快要出問題的時候吃它,幫助肝臟緩解疲勞,最終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避免了生病。

這比得了肝炎、肝硬化後再去治療要劃算十倍百倍。

李敬生絕不敢奢望保健品能夠一直熱賣。

這陣子是吃了都市日報宣傳的紅利。

等到這個紅利期過了,他的診所賣保健藥將會回落到一個正常水平。

一天能有兩三千元的銷售額就算很不錯了。

人還沒下出租車,徐醫師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小李,怎麽還沒過來?”

“到了到了,已經到醫院門口了。”

李敬生感到相當慚愧,學藝是他的事情,卻還要徐醫師反過來催促他。

有時候人就是這麽奇怪。

李敬生剛開始的時候,求著跟他學正骨術,他怎麽都不肯教。

現在兩人打過幾次交道後,他覺得李敬生這個小夥子不但有天賦,更有著一顆仁心,然後主次就開始顛倒了。

現在貌似都是他主動找李敬生學他的正骨術。

高明的老師不好找,有天賦有仁心的徒弟更不好找。

片刻後,李敬生終於趕到了骨外科手法正骨復位門診室。

只見已經有七八個患者排著隊,等候治療。

有的拄著拐杖,有的躺在擔架上,有的用繃帶吊著手臂……

李敬生算是長見識了。

大醫院的門急診量本來就很大。

正骨復位各大醫院都有開設,但是有徐醫師這種本事的,恐怕並不多。

至少李敬生以前工作的那家醫院就沒有這種正骨高手。

最多只能開展一些簡單的正骨復位治療,稍微復雜一點的,就只能是純西醫的那一套,開刀做手術。該打鋼釘就打鋼釘,該放鋼板就放鋼板。

甚至有的直接做骨移植或者人工關節置換。

徐醫師已經在走廊入口等著他了。

看到李敬生趕到,他的臉色松緩了許多。

“把工作服穿上!”

手中拿著的一件白大褂直接扔給李敬生。

這是為李敬生上手操作做準備。

只要穿上白大褂,在患者眼裏就是醫生,信任度瞬間加滿。

“這樣做不會對您帶來麻煩吧?”

李敬生總覺得有點不踏實。

“只要你小子上手操作時不出安全事故,那就不會有事。”

徐醫師已經面無表情的走到前面去了。

李敬生趕緊跟上。

穿上白大褂後,除了沒有工作證,他已經與第二醫院的醫生沒什麽區別。

論專業水平,甚至比很多醫生都強。

“徐醫師來啦!”

“徐醫師早!”

有人認識徐醫師,主動與他打招呼。

他只是面無表情的嗯一聲,顯得十分高冷。

“您這是又帶了一個新醫生嗎?”

護士詢問的同時,已經好奇的打量李敬生。

“咦,你不是上次那個幫忙抓孩子腳的人嗎?原來你是來我們醫院應聘的實習醫生呀!”

這個護士的記心很好,一下就認出了李敬生。

那位姓陳的年輕醫生也是吃驚的看著他。

“準備幹活吧!他姓李,你們可以叫他李醫生。”

徐醫師介紹了一句,對於李敬生的身份並不多說。他可不是實習生,只要把摸骨術練到入門級別,他很快就會成為第二醫院手法復位室的第二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