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韓信用兵 多多益善(第2/3頁)

王景放下了手中關於周瑜的情報,感慨一句。

大夏麾下的軍情司也不是萬能,派出去的探子也無法把所有情報都傳回來,至少周瑜投奔東漢,並且為漢軍訓練出了三十余萬水師這點,軍情司的探子就沒打探出來。

當然,這也不是軍情司無能。

而是漢軍馮異對訓練水師十分看重,特意選擇了隱蔽之地,又嚴格封鎖消息這才一直沒有泄露。

馮異應該是想讓周瑜率領水師打夏軍一個措手不及。

只可惜,周瑜即便有通天之能,也無法讓漢軍水師短時間內追上夏軍,再加上漢軍大將處於下風,造成漢軍水師有些不盡人意。

“傳旨,追封袁朗為宣威子,賜田千畝……”

王景下令道。

周瑜率領的水師,還是讓夏軍有些折損,廝殺之中隕落了一個九階武將……還好不是王景的老班底,只是一個草莽出身只知道豬突的莽漢,不然的話,王景肯定會痛心。

“臣領命……”

秘文監主事虞允文在一旁立刻書寫聖旨。

殿內還有高熲、劉伯溫、張居正等人,其中張居正看著虞允文熟練的書寫聖旨,目光微動,這以前是他的工作,

“還有,這是東路行營傳來的軍報,諸位都看看吧!”

王景隨手給眾人遞了一封奏疏。

高熲也不客氣,直接翻看一遍傳給劉伯溫,他摸了一下胡須,笑道:“恭喜陛下,韓信將軍的確名不虛傳,大軍出征連戰連捷,已然逼近汴梁!”

“只要韓將軍能擊敗東漢大軍,東漢氣數必會折損不少……”

奏疏上稟報的軍情,都是東路行營的捷報。

韓信從徐州出發後,百萬大軍鋪天蓋地,一路橫掃,無論擋在前面的是什麽人,都被夏軍席卷。行軍速度不比嶽飛慢。

嶽飛能迅速兵臨襄陽,是因為馮異要堅壁清野。所以嶽飛才能不廢太多功夫就長驅直入。

韓信所面臨的,卻是層層抵抗死戰不降的堡壘城池。

兩人面對的情況不同,不過結果都一樣,兩人率軍都已兵臨敵軍重鎮之前。

襄陽、汴梁,這兩個地方的戰場哪一個先決出勝負,都能對中原,對天下形成巨大影響。

“恭喜什麽,昭玄你沒看到奏疏上說的麽,韓信攻入汴梁之前,把曹魏的歸德之地也順手攻下了,這讓朕該如何向李唐、向曹魏解釋?”

王景捏了捏眉心,說道。

他就知道,韓信是典型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代表,只要領兵在外,任何在他看來對大軍有利的事情,都可以下手去做。

歸德位於徐州和汴梁之間,韓信大軍攻打汴梁,歸德絕對不能出現問題,一旦被截斷水路陸路,百萬大軍就有兵敗的危險。

從這方面來看,韓信不相信曹魏的人,選擇率軍搶奪歸德之地,把這塊關鍵的地方歸於自己麾下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韓信根本沒有考慮,現在曹魏也算是大夏的盟友,一起對付東漢的盟友。

這攻占盟友城池的舉動做出來,著實讓王景有些尷尬。

大夏以後既有可能選擇對曹魏下手,但以後是以後,現在動手有些不合時宜。

劉伯溫沉吟了一下,說道:“韓信將軍也是為了大軍考慮,我軍若是奪取汴梁,歸德便不能不取,不然糧道便會受到威脅。”

“陛下不妨傳書李唐,派使者和李唐一起去見曹操,嗯就說為了攻打東漢,先借歸德之地落腳……等滅了東漢之後,不僅歸德之地可以奉還,汴梁也可以還給魏國!”

王景聞言頓時哈哈一笑,說道:“伯溫,你這是讓朕學劉玄德借荊州啊。這辦法只是搪塞之言,可瞞不過曹操!”

劉伯溫說道:“自然是瞞不過,不過,以魏國眼下的形勢,歸德之地被黃河隔絕已成雞肋,我軍也是幫魏國下定決心,讓他們有所取舍而已!”

“若非陛下派大軍北進中原,怕是馬援早已率大軍渡河……”

劉伯溫說這話的時候,十分冷靜,聲音不緩不急。看起來是儒家書生的典範,但說的話,卻一點也不符合儒家風格。

不過這也是正常情況,劉伯溫這樣經常隨軍的謀士,接觸最多也最熟悉的是軍務,他出謀劃策,也是秉承兵家致勝的風格。

若是只用儒家之法……單憑教化可教化不了敵軍。

“伯溫之言,甚和朕心,就這麽辦吧,立刻給金陵傳旨,讓禮部派使者走水路,先去聯絡李唐,再去定陶……”

王景笑道。

……

同一時間,汴梁外圍,浩蕩的大軍恍如洪流,旌旗如雲,長槍林立,北面的黃河水面上,一艘艘的戰船巨艦船舷相接,封鎖水道。

原野上,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大軍之中,高高樹立的大纛將旗上,繡著夏軍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