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十大天境 科舉武舉(第2/3頁)

兩百余萬兵馬,光是留守各地和防備邊陲就占據一半人馬,剩下的一百萬兵馬想要攻占中原,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夏王朝還需要擴軍。至少再招募一百萬兵卒,把這些新招募的兵卒放在攻下的城池中守城,把原來的精銳兵卒解放出來。

無論是科舉還是武舉,都是大夏王朝近些年規模最大的一次。

官府的詔令頒布後,無數的文士武夫,都朝著金陵蜂擁而至,

參加科舉的文士還好說,他們需要在地方進行縣試府試等關卡。

參加武舉的武夫沒有前面關卡的限制,導致街道上提著刀劍的武士增加了許多。

這些武士一個個氣血旺盛,遇到糾紛的時候往往會拔刀相向,給城內的巡卒和京兆尹帶來了不少麻煩。

當然,這些武士都知道輕重,不敢在金陵城內真的動刀殺人,明面上沒有造成什麽血案。

一處酒樓中。

幾個穿著不俗的青年正在靠窗的雅間中飲酒敘話,他們的話題也和即將舉行的科舉武舉有關。

“謝兄,你準備參加鄉試還是武舉?”

其中一個青年喝了一杯酒後,向身旁氣勢不俗的男子問道。

“武舉吧!聽家中長輩說,我朝這段時間會擴軍,擴軍之後必然是對外用兵,大丈夫建功立業,從軍立功速度最快!”

“只要立下功勞,很快就能提升品級,這樣的話,以後無論是繼續在軍中打拼還是轉為文官,都有很大的優勢!”

謝兄沉吟了一下,看到身邊幾人都是有根底的熟人,便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謝兄說的有道理,謝兄家中文武都有支撐,我家就不行了,並且我兵法天賦一般,只能走文官之路。唉,若不是家中蒙蔭,我連參加鄉試的資格都沒有……”

這青年臉上露出一絲苦澀,搖了搖頭。

“不用擔心,科舉只是入仕的門欄而已,只要能被授官,以我等的家世和資源,想要政績很容易,以我朝現在的情況,有了政績升官不難!”

謝兄出聲安慰道。

他們這幾個人都算是大夏王朝的權貴子弟,其中謝兄是陳郡謝氏的族人,另外幾人要麽是步氏、喬氏族人,要麽是家中是軍中將校。

都有關系有後台。

不過大夏王朝的體系,對這些權貴子弟不算太友好,

在其他王朝,如李唐、曹魏,那些勛貴權貴子弟只要成年都能做官。還能通過關系一路晉升。

大夏王朝也有蒙蔭,但通過蒙蔭可不能直接授官,只是給他們進入國子監和講武堂的資格而已,想要授官,還需要經過考核。

當然,他們有關系有後台,所擁有的資源不知道是平民的多少倍,他們只要授官,通過擁有的資源得到政績,比尋常人容易十倍不止。

別人千難萬難的事情,他們一句話就能辦成。這便是優勢。

“也是!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和我朝大軍的實力,對外擴張十分容易,等大夏的疆土再擴張,我立下一些政績就能晉升……對了,步兄,聽說你家兄長政績出眾,已經被調往荊南道擔任知府了?”

“嗯,你消息倒是靈通!不錯,是去了荊南道!”

幾人正說話的時候。

其中一人透過窗口瞥見了街道遠處的一個身影,眉頭一動,當即說道:“你們看,那不是前不久才來金陵的慕容沖麽?”

“他剛才走過的方向,好像是城內武舉報名的一處衙門……難不成這廝也要參加武舉?”

其他人來了興趣,立刻湊到窗口,也看到了遠處的身影。

他們對慕容沖都不陌生。

尤其是像他們這個圈子的人,對金陵城內的高門權貴子弟如數家珍,原本慕容沖背景一般,他們最多言語中提起一兩句。

但隨著慕容紹宗返回金陵,把慕容沖姐弟接入府內後,慕容沖就正式出現在他們這些人的視線。

慕容紹宗乃是武廟名將,還是很早就追隨陛下的大將。開國時被封為三等武威伯,如今積攢功勞,爵位已經到了一等伯,只差一步就能跨入侯爵。

他這樣的大將,自然是金陵權貴高門的一員,

被接入慕容府後,慕容沖也自動成了有背景有身份之人,盡管有人暗中鄙夷他歷史上的男寵黑歷史,但還是把他當成高門的一員。

畢竟,慕容沖也不是毫無身份之人,他好歹也是前燕的中山王,歷史上還當過皇帝呢。

“慕容沖倒也不是無能之輩,實力不弱,若是參加武舉肯定能過關!”

謝兄正色道。

他們可以看不起對方的黑歷史,但不能無視對方的能力,慕容沖文治不行,但統兵作戰和自身的武力還算可以。

“謝兄說的是,有慕容將軍在軍中護持,慕容沖能力不錯,晉升起來比我們更快,怕是以後咱們還不如慕容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