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寧波內外 氣數將盡(第2/3頁)

殺!趁著靈火彈的爆發,夏軍精銳立刻擡著雲梯沖上前,準備攻城。

守護城墻的法門能擋住爆炸的靈火彈,壓制元氣震蕩,但這就是極限了。

戰場畢竟不是道家的主場。

“刀盾手舉盾,弓箭手做好準備……”

好在宋軍的不少將校沒有喪失鬥志,還在不斷的指揮兵卒,補充被轟滅的缺口。

虞允文把這一切都看在眼中,眼神凝重。

眼下寧波有好幾重法陣防禦,再加上他以神魂統禦大陣,可以據城而守,暫時擋住史萬歲的十余萬精銳。

但這就是他能做到的極限,等到法陣被夏軍消磨崩潰,寧波只怕連兩個時辰都擋不住。

“難道,真是天要滅亡趙宋麽?”

虞允文心中有些悲愴。

他自持能治國安邦,也能統禦大軍,但有道是神通不敵天數,一個人的力量再強,也擋不住堂皇的大勢。

現在,大夏傾力南下,覆滅趙宋便是大勢。

若是沒有一人抵擋百萬大軍的無邊偉力,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趙宋覆滅,無法挽救。

眼下,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趙宋獨木難支,距離覆滅時間不遠。

但虞允文心中不甘,就算知道下場不好,也要學習諸葛武侯,以血補天!

在神經無比緊張的攻城戰中,雙方的將校、兵卒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廝殺中,一個時辰過去就像是過了一整天。

夏軍先用投石車轟擊,然後又動用耬車、沖車、架起土丘,居高臨下射出箭雨,動用攻城弩、八牛弩等犀利器械。

這些器械都經過了改造鑄煉,威力強大。

每次轟擊,除了本身的威能外,還挾帶著濃郁無匹的軍陣煞氣,把城墻法陣所化的屏障沖擊的不斷震蕩,逐漸出現裂紋。

大夏軍陣中,史萬歲身著甲胄,手持長槊,虎目蘊含著無窮的精光,盯著城墻觀察。

在他的指揮下,十幾萬大軍就像是海中的波浪,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城墻,每次沖擊城墻,都會戰死一些兵卒。

不過每當損失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有下一波的人馬前來接替。

攻城的頻率沒有絲毫的滯澀,讓城墻上指揮的虞允文找不到任何可以反擊的機會。

大約又過了兩個時辰。

寧波城墻上方的虛空,轟然傳來炸裂聲,方圓數十裏的元氣轟然激蕩,一道無形的清光屏障炸開,在炸開的同時,幾道靈光飛濺而出,迅速的暗淡化成飛灰。

“好!”

史萬歲猛然大笑,“第一重法陣已破,剩下的四道法陣,擋不了幾天了!”

他的聲音變得如同雷霆,傳遍整個寧波城,

“虞允文,本將聽聞你是一位賢臣名相,應當懂得審時度勢,趙宋氣數已盡,你若為了趙宋皇帝考慮,就應該勸他開城投降!”

“若是投降,不僅能免除城破之災,還能保全趙家族人的性命,我主向來仁厚,絕不妄加殺戮,但若是負隅頑抗、冥頑不靈……城破之後,本將就不敢保證趙昚的小命了!”

史萬歲趁著城墻兵卒震動的時候,出聲勸降,同時削弱寧波城墻和城內君臣的士氣。

虞允文對於第一重法陣崩滅早有預料,並沒有慌亂,聽到這話也只是冷哼一聲。

不過,他能無視史萬歲的話,有人卻不敢。

寧波城內,街道上充斥著兵卒,還有不少被征召的青壯幫忙運送滾木石頭,還有準備湯藥,把受傷的兵卒從城墻擡下治療。

在攻城戰中,城墻的兵卒傷亡不少,冒著靈火彈登上城墻運送傷兵、箭矢的青壯,同樣傷亡許多。

街道上還殘留著剛撲滅的火焰。現在的寧波沒有半點繁華,只充斥著森然血腥的兵火煞氣。

一處暫時充當行宮的府邸內。

身穿紅色常服的趙昚,一臉疲憊的坐在上首,眉頭緊皺,眉宇之間蘊含著無奈、沮喪以及驚懼的情緒。

無論什麽樣的皇帝,在敵軍精銳兵臨城下的時候,都會心驚肉跳,惶恐不安。

趙昚在南宋眾多皇帝中算是第一,但在整個歷史的皇帝中,只能說還可以,有一些文治武功,大概和劉義隆差不多。

他這個明君,在太平時節能做的不錯,但到了兩個王朝爭鋒的生死之地,就有些不行了。

無論是膽魄還是決斷,都差了不止一籌。

房間內,南宋的另外幾個重臣,如張浚、趙鼎、李綱、李光等人,正在不斷的討論該如何應對眼下的形勢。

趙昚沒有聽眾人的議論,因為這幾個臣子用來治理地方,梳理政務是一把好手,但在軍略上面都比較一般,連虞允文都沒有好辦法,他們就更沒有了。

“一年之間,夏軍兩次兵臨城下!如此形勢,難道我趙宋氣數,真的盡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