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招攬大將(第2/3頁)

“楊將軍兵器不行,出手留有余地,若是在戰場上和楊將軍對陣,只怕在下性命難保!”

傅友德收招,沒有繼續動手的打算。

楊再興兵器碎裂,看到對方的反應,也不由得收起了催動的法則神力,面上浮現出遺憾。

不遠處,甘寧翻身而起,嘴角再次淌血,暗中咬牙。

不過即便他被打傷,對楊再興有所不滿,內心深處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實力更勝自己,若是戰場相遇,自己絕對有死無生。

三人交手,唯有他受了傷。

不過好在不是什麽重傷,等回到臨安之後修養幾天,吃一些滋養肉身的丹藥就好了,不會影響他在這次大戰中的發揮。

沒有了強者交手,周圍震蕩的虛空波動也迅速的平復,唯有楊再興後面的山林一片狼藉,一片山坡的樹林變成了碎木。

王景意念一動,收起了龍氣禁法。

傅友德、楊再興三人都能感覺到,本來有些壓抑的天地恢復了正常,自己也恢復了以法則神力牽引天地元氣的能力。

楊再興下意識的看了王景一眼,心中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站在不遠處觀戰的王景,實力絕對還在傅友德之上。憑著禁法的手段,自己也不一定是對手。

王景走上前,還未開口。

楊再興的便主動下拜,沉聲說道:“陛下遠道而來,親自邀請,足見誠意,某願為陛下驅使,為陛下沖鋒陷陣,在所不辭!”

楊再興的性格有些粗暴直接,但並不是不開竅只知道廝殺的蠻子。

在王景親自前來邀請的時候,他心中就有些意動了。

剛才和傅友德、甘寧交手,除了想要釋放一下心中的戰意外,還想看看王景的態度,

如果王景露出不滿的神色,那就說明王景並沒有真的看重他。

他寧願殺出一條血路離開此地,也絕不會加入大夏。

以前趙宋邀請他的時候,趙昚和虞允文一個都沒來,都是一個天使帶著幾個官吏和聖旨,用聖旨來邀請。

而王景身為大夏皇帝,卻沒有在意自己的身份親自前來。

光是這一點,在很多人心中就有了區別。

張九齡、辛棄疾如此,楊再興同樣如此,如果沒有王景親自出馬,他們三個就算對大夏有傾向,也不會立刻投奔。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數千年歷史中所有人內心深處所遵循的一個道理。

劉備三顧茅廬,讓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這個例子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君臣佳話。

所以王景親自拜訪,邀請人才,就觸動了對方的心思,成功讓大夏多了三個人才。

“能得楊將軍,更勝十萬大軍啊!將軍快快請起!”

王景大笑,心情非常好。

在楊再興行禮之後,連忙上前將對方扶起來。

等君臣之禮完畢後,牛臯才笑道:“楊兄弟,好久不見了!”

楊再興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手臂,表示親近。

嶽家軍內部的氣氛比較好,相互之間沒有糾紛,不過楊再興曾殺了嶽翻,所以除了嶽飛父子之外,張憲、王貴這些人和他並不親近。

唯有牛臯這種後來才歸入嶽家軍的將校,佩服他的武力,和他關系還不錯。

“走,朕已命人在城內設下酒宴,今日楊將軍加入大軍,讓我方平添三分勝算,如此喜事,必須設酒宴慶祝!”

王景笑道,一手拉著楊再興,不由對方拒絕,把他拉上了禦攆。

在臨走的時候,王景目光掃過了不遠處跪倒一片的村民。

“來人,賜此地百姓每人肉百斤,酒一壇,布三匹,朕也算是與民同喜!”

王景叫來一個親衛,下令道。

親衛領命,立刻上前宣布王景的旨意,跪在地上的一眾百姓無不感激涕零,大呼萬歲。

楊再興見狀,也對王景多了一些好感。

轟隆!

一千親衛騎兵上前開路,王景帶著剛招攬的楊再興,返回臨安,開始設酒宴延請行營眾多將校。

……

數日後。

根據王景命令不遠千余裏奔波的大夏使者,趕到了方臘設在富春山和深裊山之間的大營。

方臘之前曾占據嚴州和金華的大片土地,不過在韓世忠率軍攻打之後,他的疆土就迅速縮水,現在只剩下建德、淳安兩地。

其他的城池都被攻陷。

若不是依靠富春山和深裊山的起伏山脈,他剩下的大敗之軍,根本擋不住韓世忠的兵鋒。

大營內。

大夏的使者已經先行告退,被安排休息,而方臘則召集身邊的文武心腹,商議對策。

“如今王景讓我方出兵,主動向韓世忠所部進攻……你們說,這件事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