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子體系的由來(第2/3頁)

“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日夜勞來,定我西土,我維顯服,及德方明。”

炎奴怔住:“啥意思?”

他沒了各種讀過書的副人格,這些又聽不懂了。

張辟疆一笑:“武王說上天不享用殷商的祭品,從他姬發沒出生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郊外怪獸成群,害蟲遍野……這都是上天不保佑殷商啊,才使我們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殷朝建立以來,曾經任用有名之士三百六十人,雖然說不上政績光著,但也不至於滅亡,才使殷朝維持至今。而我還不能使上天賜給周朝的國運永葆不變,哪裏顧得上睡覺呢?”

“我要確保周朝的國運永葆,依上天的旨意找出所有不知天命的惡人,懲罰他們,像對待紂王一樣。我要日夜勤勉努力,確保我們故土的安定,要處理好各項事務,直到我們的功德光耀四方。”

聽到這,炎奴眼睛直瞪。

“有個屁的功德,依靠天道來讓自己國運永葆,難怪天命成了今天這副模樣。”

這段歷史,妙寒給他講過,本只是一段普通的記載,但炎奴結合前面殷革夏命的壞影響,哪還不知道,這正是導致了天子體系的建立。

原來就這麽簡單,武王認為他能滅了商朝,是因為天命不保佑殷商,而他希望周朝國祚綿長,不像商朝一樣被滅。

“不知天命的人,又怎麽就成惡人了?還要懲罰他們?這武王是哪裏來的想法?”

“他滅了商朝,自有他的能力,為何還要惴惴不安,說這都是上天不保佑殷商?”

炎奴不理解,武王這是怎麽想的?給天當兒子。

活活讓前面歷代人皇的努力,化為泡影。

張辟疆告訴他:“武王起兵之前,極為惶恐,他們的兵器極為低劣,和殷商的青銅器差了一個時代!在人口數量上,更是處於絕對劣勢,身為‘小邦周’,如何戰勝‘大邑商’?”

“這種差距,以至於武王在西邊起兵之後,商紂王根本不屑,反而派大軍去東邊征討九夷。”

“結果事實是,武王的軍隊一路攻進朝歌,堪稱摧枯拉朽,牧野一戰,敵軍更是全部倒戈。”

炎奴迷茫:“為啥啊?真就是天命滅亡了殷商?”

“可那時候,還沒有天子體系啊,而且殷商有神靈相助啊……”

他想起來,前面有說殷商連續六十年野獸成群,害蟲遍野,這顯然是神靈的災難。

張辟疆解釋道:“不,其實武王就是靠實力和人心贏的。”

“紂王雖然武德充沛,能生撕虎豹,托梁換柱,勇武至極。”

“但尚書記載,紂王有三大罪狀,第一是聽信婦人言。”

“第二是不敬神,荒廢祭祀。”

“第三是不親信貴族兄弟,反而重用低賤之人。”

炎奴撓頭:“我懷疑你在說我……”

張辟疆一愣,哈哈大笑。

炎奴不正是總聽信婦人言,不敬神,還重用低賤身份的人嗎?

他也勇武至極……

張辟疆說道:“你……確實還真像啊。不過紂王殘暴,殺戮極重,貴族兄弟被他殘害眾多。”

炎奴又撓頭,他殺得人更多……

張辟疆見狀,快速說道:“總之紂王有革舊鼎新之心,奈何他革的是自己的命……”

“不用貴族,商朝的傳統,在紂王手上被打破,繼而讓他失去了所有同宗貴族的支持。”

“又因為不敬神,失去了神靈的幫助。等於殷商起家的國本,都被他拋棄了,繼而他也就被眾神與貴族拋棄了。”

“反觀周武王克商之後,分封安撫商朝貴族,穩固了統治,繼而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壯舉。”

“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但是武王贏得太順利,加上過去沒有先例,以至於他焦慮不堪,怕自己德不配位,整天睡不著覺,擔心小邦周無法統治大邑商。”

炎奴無語,武王擔心德不配位是好事,可也不能焦慮過頭了啊。

“這裏有沒有天道的影響?”炎奴問道。

張辟疆沉吟道:“不好說,應該是有的,譬如天道曾托夢啟示武王,可以滅商。”

“這應該是天道看準武王的能力和性格,鼓勵他滅商。”

“但武王畢竟是依靠自己能力籠絡無數諸侯與百姓的人皇,當時又沒有天子體系,天道也不能拿他怎麽樣,歸根結底,當時真正能影響武王的,還是人。”

“武王已克殷,後二年,問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惡,以存亡國宜告。武王亦醜,故問以天道。”

聽到最後,炎奴怔住:“啥意思?這箕子是誰?”

張辟疆解釋道:“箕子是紂王的叔叔,殷商的賢臣,殷商滅亡下他不願事周,遠去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