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補藥(第3/6頁)

而交趾布政使司的漢化教育工作,也在穩步推進著,除了一眾派遣來的官吏,諸如裴文麗等安南本地儒生,也在協助進行這項工作,而裴文麗等人,工作的態度更是無可挑剔。

事實上,這也有紅河三角洲區域,本就靠近大明,以前就是華夏領土,因此漢化程度一直不低的因素。

這終歸是好事,相信在交趾布政使司一眾官吏的努力下,這片區域的百姓,很快就能實現對大明的初步認同,畢竟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太多的民族國家認同感,當地的百姓們也更多地是被土司所統治著。

而之後徹底同化的事情,肯定就要緩慢的多了,可能會持續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

但無論如何,在這種處理方案下,大明肯定不會像姜星火前世一樣陷入安南戰爭的泥潭,這是必然的。

安南國雖然元氣大傷,但依舊保持著存在,紅河三角洲這片膏腴之地被大明割讓走了,剩下的地方也能用來傾銷商品,可以說一絲一毫都沒浪費。

在姜星火前世,大明的問題就在於胃口太大,卻一口氣吞不下,不分好壞都要硬吃下肚子,肯定是要出問題的,而且對待安南百姓和地方勢力的態度也一直在變,沒有選擇扶持一個代理人,毋庸置疑是錯誤的。

接著,李景隆又看了姜星火的來信。

姜星火的來信中主要講了講現在大明國內的局勢,以及變法的進展,敦促他不要迷戀安南國內的安逸生活,早日率軍回歸大明,大明國內現在很需要他坐鎮。

除此以外,因為信件的保密性不高,姜星火就沒再說別的了。

李景隆敲了敲案幾,下定了決心。

“本將軍考慮了很久,決定采納國師的意見,先禮後兵。”

李景隆說道:“等到明天的宴會再談判,如果他們願意妥協,那就按照我們的計劃執行,如果對方態度強硬,我們就用兵。”

屬下:“……”

看來這就是李景隆版本“先禮後兵”的含義了。

只能說,不是好好說話說不起,而是一言不合掀桌子更有性價比。

“反正我們重兵駐紮在這裏,也不需要擔心什麽。”

在座的屬下紛紛點頭稱善,口稱曹國公乃是一代名將,有勇有謀,深諳韜略,安南人定然早已懼怕雲雲。

“國公,您認為我們派誰留守比較好?”一名屬下問道。

這裏的留守,自然指的是城外的軍營,那裏駐紮著上萬明軍。

李景隆想了想說道:“還是讓張輔留守軍營吧。”

眾人紛紛點頭,如今已經晉升侯爵的張輔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實際上,如果大明遠征軍的主力撤離了安南國,剩下留在安南國清化港和商道沿線的軍隊,現在上下一致都認為,交給張輔來指揮是最合適的。

除了張輔的能力已經被證明了以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是一份任務不算繁重但足以稱得上“獨當一面”的履歷。

這種履歷,在張輔今後的晉升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如果你只有領軍打仗,而沒有駐守地方獨當一面的經歷,很多位置,都是做不了的。

張輔其實有他爹河間王張玉的遺澤,做到國公是早晚的事,但張輔更希望的是自己掙來,所以張輔本人也一直對李景隆表達了這個訴求。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張輔跟著大軍歸國,那麽無論是調取五軍都督府坐衙門還是參與北征,都不太可能撈到什麽功勞,畢竟那麽多名師大將在前,論資歷張輔也拿不到單獨領軍出擊的機會。

所以,還不如留在安南國獨當一面。

而眼下李景隆任命他駐守軍營節制軍隊,實際上就是在有意地培養這個年輕人,給他機會。

“國公,我認為不妥。”

有人搖頭道:“還有兩位侯爵呢,如果讓張輔負責指揮,那這兩位侯爵就得打下手,又非是與河間王有舊,不見得賣面子,恐怕他難以服眾,畢竟張輔是新晉的侯爵,而且他還沒有進行正式的冊封,這就不符合規矩了。”

“是啊,新城侯的身份地位終究是欠缺了些,恐怕會被其他侯伯所詬病。”又有人說著。

李景隆擺擺手,沉聲道:“這事就交給張輔處置吧。”

五星上將既然發話了,那屬下們也不再多說。

“遵命!”

一幹屬下齊齊俯身拜道。

……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李景隆考慮到可能明天宴會之後,自己就要收拾包袱離開安南國了,所以今晚打算徹底瘋狂一下。

哦忘了說了,五星上將現在住的是胡氏父子建的“大虞皇宮”,陳天平還在陳朝的舊皇宮裏住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