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捆綁(第2/3頁)

作為主官,姜星火要做的並不是事無巨細,而是年初做好規劃,讓下面各部門去落實,年終再進行回顧和總結。

前世的時候,姜星火看《是,首相》,他其實不太理解那句話,為什麽“一個部門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它顯得很重要”,現在他基本理解了。

不管如何,今天也算是他事實上秉政的第一天。

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呢,今天不給這群八股時代的老匹夫們見識見識什麽叫公文水平,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姜星火此時的停頓,則給了諸位高官們討論的機會。

很顯然,今天這種全新的會議方式,非常出乎他們的意料。

坐在最角落裏當書記員的三楊,這時候也忍不住竊竊私語了幾句。

如果說一開始的農業方面的匯報,還僅僅是讓他們見識了變法成果的冰山一角,那麽工業方面的匯報,對於他們這些平日裏接受信息源相當廣泛的消息靈通人士來說,就足夠震撼了。

老頭子們可以聽不懂,但他們一定能聽得懂,也能明白,姜星火說的這些話,並不是徒有其表,而是真的紮紮實實地代表著他所做出的成績。

而這些高官們,見到了幾個五軍都督府勛貴代表們耐人尋味的反應後,也逐漸都回過味來。

農業方面對於勛貴武臣來說,或許意義不大,畢竟雖然他們家裏也有田,但勛貴武臣手裏的田產,對於事實上以土地為主要財富來源和傳承維系根基的士紳階層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發展農業,對於士紳階層實際上的好處是更多的。

但工業則截然不同。

工業對於勛貴武臣階層來說,有著足以形成類似於農業對於文官士紳階層的意義。

這些老狐狸們,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說農業的主要價值在於產出物品能夠果腹並且能夠換取經濟利益的話,那麽工業則是另有優劣。

工業的劣勢在於工業品只能通過貿易換取的方式來獲得糧食,光有工業品是填不飽肚子的,而工業的優勢則在於工業品的產量和能獲得的經濟利益,是遠遠超出農田所能提供的……畢竟農業受到自然、地理等條件的限制,而工業則幾乎可以擺脫這種限制,能限制工業品產量的只有原材料和人力、機器,而這些東西在大規模生產面前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

除此以外,與工業生產緊密相連的還有工業品海外傾銷,也就是必不可免的海外戰爭,這些不僅能給勛貴武臣階層帶來戰功,還能帶來最重要的練兵場。

為什麽勛貴武臣在明初這麽牛,過了三代就開始費拉不堪?究其根源,還不是因為國家只要承平日久,兵馬將領就打不了仗了。

而華夏古代戰爭,如果是本土作戰,就注定會對經濟民生造成重創,而如果是陸地出塞作戰,則往往是靡費巨大勞而無功。

這種悖論就會導致國家不願意打仗,畢竟打仗也是要算經濟賬的,不單單是看皇帝的意圖和某些其他目標。

但海外開拓戰爭,則基本沒有這個問題。

海外戰爭所需補給遠遠小於陸地,不需要十幾萬民夫一路人吃馬嚼的運輸,而且很多東西都可以到有海港的地方獲取,只需要有錢就行了……嗯,沒錢也行,有火銃和大炮也是一樣的。

跟塞北草原沒法長久占領不同,海外的據點都是可以殖民占領的,而且海外的商品價值和種類豐富程度,也遠遠超過陸地鄰國。

至於工業發展的另一方面,也就是重工業以及機械制造工業的發展,那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地就能起到提高武備水準的效果。

因此,回過味來的老狐狸們幾乎就是這麽幾下子的工夫,就揣摩明白了,姜星火為什麽秉政的第一天,就要念這份準備好的報告,又為什麽把所謂的工業,排到了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的農業的後面。

這就是因為,只要讓整個勛貴武臣階層都看到發展工業對於他們的三重意義,那麽勛貴武臣階層,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在經濟和軍功的雙重利益捆綁下,就會牢牢地綁在變法的戰車上,而且是自願的……一旦有人試圖想要阻礙變法,那就相當於斷了這些軍頭的財路和升官封爵路,那跟殺人父母是一個概念。

試想一下,這些軍頭要是知道自己父母被殺了,他們能有什麽反應?當然是滅了仇人滿門!

想到這裏,文官們看著這些神色變化明顯的勛貴代表們,不由地有些不寒而栗。

此時此刻,哪怕是再保守的文官,也知道眼下的局勢是真的變了。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變法就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推進,並且把原本就半只腳踏上船的勛貴武臣階層,牢牢地拉了上來,人家自己都不願意下去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