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鋼材(第2/5頁)

姜星火和胡元澄出去說話了,內裏的工匠們議論紛紛。

“焦炭?聽著是把煤炭又燒了一次,是不是跟木頭燒成木炭,是一個道理?”

“木頭燒成木炭還能接著燒,煤炭燒成焦炭,那不就是一堆黑疙瘩了?還能接著燒?”

“誰知道呢,不過上頭這些大人物要怎麽弄,咱就怎麽弄吧,混口飯吃,計較那麽多幹嘛。”

“我們這些熟鐵不夠吧?還需要往裏放生鐵?”

有人立即說道,他們剛剛也看了,若是大規模的煉,怕是這裏的不夠,因為剛剛送走了一批熟鐵。

雖然這個時代,工匠們無法直接得到液態鋼,但是基本常識還是知道的,生鐵含有其它雜質較熟鐵要多些,同樣的道理,把生鐵回爐的話,最後得到的鐵水,裏面的雜質也要比熟鐵的鐵水要多些……事實上在現代煉鋼也是,除非是特種鋼,不然的話理論上都是可以用熟鐵回爐的,只不過很少有人這麽做就是了,都是有成套的設備和工藝幾步就到位的。

“老師傅,你說這能行不?”

這時候,工匠們看向了一直在角落裏沒說話的那個面色蠟黃,穿著棉襖的老人。

老人皺了皺眉,對那個瞎折騰的安南人,他看不順眼,因為他一眼就能判斷出來,想要靠著減少冶鐵爐的對空氣接觸面積來提高爐溫是不可行的,以前不是沒人想過這個法子,早就折騰個遍了,卻無一人成功。

但國師不一樣。

國師的威望,又豈是這些安南人能夠比的?

所以,他並不敢質疑姜星火的決定,只是努了努嘴,說道:“且看看吧。”

這時候,姜星火正在和胡元澄討論煉焦設施的建設。

畢竟總用土法煉焦,產出比實在是太低,想要實現正規化的持續冶煉,肯定是要弄正兒八經的煉焦爐。

但這東西姜星火也不太懂,只是翻書的時候有個大概的概念,嗯,原子彈他也有個大概的概念……總之吧,先描述出來,然後讓胡元澄去弄就是了。

事實上,焦爐也不是只有一個模樣,畢竟煤焦化技術的應用在他前世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爐子的結構形狀也經歷了許多變化,一開始的煉焦是仿造燒木炭的過程采用成堆幹餾,還比較原始;到了後來開始演變成磚砌的半封閉式長窯爐,也就是類似於現在化肥工坊用的土法煉焦;再往後,開始采用全封閉式圓窯,即俗稱的“蜂窩爐”,其技術特點是炭化和燃燒在一起,靠燃燒一部分煤和幹餾煤氣直接加熱其余的煤而幹餾成焦。

而姜星火認知裏的小時候在農村見的焦爐,則是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產品了,也就是從窯爐發展到外部加熱的炭化室煉焦階段,並且出現了倒焰爐,這個版本的焦爐是將成焦的炭化室和加熱的燃燒室用墻隔開,在隔墻上部設有通風通道,炭化室內煤的幹餾氣經此通道直接流入燃燒室,並且與來自燃燒室頂部風道的空氣混合,自上而下地流動燃燒……至於後來的版本,也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比如回收化學品的改動,還有利用煙氣廢熱的改動,總體來講變動不大了。

“要建一個煉焦的工房,你準備怎麽做?”

“還請國師示下。”胡元澄恭謹地回答道。

姜星火聞言搖了搖頭,說道:“說說你自己的想法。”

胡元澄對此基本可以稱得上一無所知,當然不會有什麽太好的想法,但姜星火之所以這麽問他,就是暗示他,自己不需要他表現成為一個提線木偶來讓自己放心。

胡元澄大概說了說想法,姜星火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找個房間,先給你畫個圖紙。”

到房間門口的時候,他止住了腳步。

姜星火這時候在腦海裏想了想,才進到屋子裏,然後就坐在桌案前,提筆畫了起來。

一支毛筆,一疊宣紙,姜星火花費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總算把自己能想到的圖樣都畫好附上標注了,然後交給了胡元澄。

胡元澄仔細看了一番後,點點頭說道:“明白國師的意思了。”

“焦煤到了嗎?”

“剛到,沒敢打擾國師。”

姜星火滿意地說道:“那就趕緊拿焦煤試試吧。”

幾車還冒著熱乎氣的新鮮焦煤被送了過來,然後就在眾人的注視目光中,送入了冶鐵爐裏。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種新燃料,能否將爐火的溫度,加熱到足以把鋼材熔化成水的地步。

胡元澄也不例外,雖然他覺得這樣從未有人嘗試過,但既然是姜星火如此鄭重其事吩咐的事情,哪怕在別人看來希望渺茫,也必須要去嘗試。

但在此之前,胡元澄還有點事情,他出門吩咐外面的小吏道:“馬上去找人,按照圖紙,趕緊在那邊修一個煉焦室出來,記住,要快,這幾日就要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