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懾服(第2/2頁)

順著河邊往前挪到了又一棵柳樹的宋禮宋大人,此時也屏息凝神了起來,用某種不可思議地眼神看向了姜星火。

這位國師……不會真是傳說中的仙人吧?

畢竟,不管是周敦頤、邵雍還是張載,窮其一生,都在研究‘理’、‘宇宙’、‘氣’等理學某一方面的終極問題。

而這種頂級天才,一輩子能研究出來一個終極問題,就已經足夠青史留名了。

任何天才,只要還是人,在宋禮的認知裏,都不可能一下子研究明白三個終極問題。

所以能一次解開三個終極問題的,只有仙人。

姜星火不曉得眾人心中的猜度,只是淡淡說道。

“這些問題,我的學問,都能講清楚。”

“你們,聽否?”

監生們沉默了片刻,最終用實際行動做出了回答。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帶的頭,但所有人,都漸漸坐在了地上,或盤膝,或跪坐。

這是辯經的正式禮節。

……孔子歸魯,開壇講學,弟子三千,坐而論道。

燈火贏夜,宮墻城頭上,無數達官貴人見證了不可思議的一幕。

原本熱鬧非凡的宮城,此刻安靜到詭異。

仿佛就連不遠處禦花園中那爭奇鬥艷的花草樹木,也失去了顏色。

所有的勛臣、命婦,他們看向前方的時候,目光充斥了一絲……欽佩。

只因為,此刻,在那長街之上,一位青衫文士,俯首面對數千人,神情平淡自然,侃侃而談。

只用言語,便令原本幾乎無可挽回,必須動用刀兵,以流血的方式才能制止的沖突,徹底平息了下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魏國公徐輝祖看著太平街喃喃道。

“大哥,你在說什麽?”

徐妙錦聽得迷迷糊糊,忍不住問道。

“沒事!”

徐輝祖笑容苦澀道。

“喔。”

徐妙錦點了點頭,心裏卻是疑惑萬分,她總覺得今日大哥好像很不對勁似的。

只是,這個時候,皇帝和很多公侯伯爵都在旁邊,皇後姐姐也在,她又怎麽敢追根究底呢?

徐妙錦扭頭看向了那個今日有著一面之緣的身影,又不由地想起了皇後姐姐對他的評價。

這是幾百年都難得一見的風華人物,他的本事,遠勝於世間任何一人。

直到此時,徐妙錦方才信了幾分,皇後姐姐似乎並沒有誇大其詞。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理學何解?”

“先言,一生二。”

姜星火先拋出了一個基礎話題,事實上,程朱理學本就與道家……或者說,儒家也好,道家也罷,跟《易經》是分不開的。

“朱子曰:天下之理一也,豈容有二。”

“便是說,一其實就是二,無極與太極相伴相生,無極、太極難道能夠兩分嗎?根源上,不會再有一個根源,初始中,不會再有一個初始。”

“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無極太極本為一體,此為正解。”

行家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國子監的監生和教師們,聞言紛紛頷首。

這便是說,程朱理學裏,朱熹認為不言無極,則太極同於一物,而不足為萬化之根,不言太極,則無極淪為空寂,而不能為萬化之根。

無極並非為太極之上一物,無極與太極實則為一。

而這個“一”,同時也是“二”。

以無極言之,是防止將太極視作形而下者,以太極言之,是防止將無極視作在萬物之外別為一物。

直到這裏,姜星火的辯經,還是走的程朱理學正路。

然而姜星火接下來的話語,幾乎瞬間燃炸了整個現場。

“一生二既然已解,何謂二生三?”

“《太極圖說》雲: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陰與陽,便是二,陰與陽如何生三?”

“動靜也,運動也。”

“萬事萬物,都有陰陽,相互運動,方可生三。”

“何謂陰陽?”

“我之所解——矛盾也!”

“這便是說,萬事萬物,都有太極,都有陰陽,都有矛盾。”

“矛盾者,事物之本源也,變化之關隘也,人世間若無矛盾,則不存在世間萬物,若無運動變化,則無發展,無發展,何談二生三?二不得生三,如何復生萬物?”

姜星火顧盼自然,道。

“今夜,我便授你們矛盾之法,以解二如何生三,以解為何數百年來,無人能窮得太極,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