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女真(第2/4頁)

這僅僅代表作為武將的朱高煦的個人想法。

說回姜星火的提問。

李景隆沉吟片刻說道:“我之英雄,彼之仇寇。”

“若是從我們漢人的角度看,嶽飛當然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大明太祖高皇帝都已經追封嶽飛為武聖了,但若是從現在退回到遼東行都司那的女真人,從它們的角度來看……”

朱高煦忽然接話:“也是蓋世英雄。”

李景隆有些驚愕。

“你不知道嗎?”朱高煦反而奇怪地看了眼李景隆。

“知道什麽?”

朱高煦去過遼東,肯定地說道:“遼東那邊的女真人,都是給嶽王爺立廟祭祀的。”

“為何?”李景隆這下是真的不理解了。

朱高煦只是簡簡單單地吐出三個字。

“打服了。”

聞言,李景隆沉默良久。

……

隔壁密室。

朱棣蹙眉問道:“姜先生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做‘現在覺得’,難道說以後就不覺得了嗎?”

大約是曉得姜星火有某種洞察未來的能力,除了顧成以外,其他幾人倒也沒有太大的驚訝之色。

而朱高熾對顧成解釋了一下,顧成卻深深地蹙緊了眉頭。

顧成起身對朱棣行禮,隨後說道。

“陛下,之前您說這個姜星火疑似仙人,這一點臣不敢妄論,但其人提出的種種政策和理論,倒也做不得假,確實是經天緯地的大才,所以臣並沒有質疑。”

“包括今天講的‘世界島戰爭’,也是兵家從未有過的理論,確實很新穎。”

“臣雖然面上沒什麽,可內心確實是深受撼動的。”

“但是。”顧成眉目嚴肅,“所謂洞察未來,便如同求長生一樣,只是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並非真實存在。”

頓了頓,顧成繼續說道:“就像嶽飛所處的兩宋之交的那些‘奇人’,只是據說有通天法術,所以,甚至連北宋的皇帝都相信了,讓道士去守城,最終導致了北宋覆滅,但事實上,從古至今這些都是錯誤的,甚至可以說從無應驗。”

這裏面卻是有典故的。

金人圍城的時候,負責開封防務的孫傅根據《感事詩》找到了奇人郭京,問郭京有沒有退敵的法術。

根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郭京言:可以擲豆為兵,且能隱形,今用六甲正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可以破敵。臨敵正兵不動,神兵為用,所向無前。

宋欽宗立刻任命郭京為武略大夫、光州刺史,並賜金帛數萬,讓他自主募兵。郭京不問軍事技藝能否,只選擇年命合六甲者。結果所得都是些市井無賴。有武將要給郭京當副手,他拒絕說:君雖材勇,然明年正月當死,恐為吾累。

然後……然後就是迫於皇帝壓力,郭京帶著六甲兵迎戰金軍,大敗後城門洞開,金兵趁虛而入,開封淪陷,北宋滅亡。

顧成的說法,卻是是骨鯁老臣的謀國之見。

——別信這些奇奇怪怪的人說的話。

“所以,老臣認為即便是陛下真的見識了所謂的洞察未來,可能只能算是運氣好罷了,決不可以此為依據治國。”

朱棣的腦海中,劃過了於謙那張揚著的倔強小小臉龐。

真的,只是巧合嗎?

朱棣聞言皺眉沉默了片刻,隨即擡頭看著顧成問道。

“那如果日本確實有金山銀山,而且確實都在姜先生所畫的位置,並且朕可以確信姜先生在此之前的二十年裏一直都待在敬亭山下的鄉村,從來都沒有去過日本,可以證明嗎?”

顧成還未來得及回答,一墻之隔的李景隆,此時也回過神來,問出了相同的疑惑。

“難道以後嶽飛就不是民族英雄了嗎?”

李景隆的腦海裏,忽然閃出了一個想法。

當這個想法與他在秦淮河的畫船上那一幕幕重疊時。

仿佛有什麽東西打開了他的天靈蓋,冷的他一哆嗦。

李景隆難以置信地看向姜星火。

他並不知道於謙的後續,但此時卻似乎意識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姜郎,你的意思,不是,日後,統治華夏的,又不是漢人了吧?”

姜星火點了點頭。

“女真人。”

“不可能!”李景隆和朱高煦雙雙呆住。

此話一出,屋裏的眾人皆是愣住了。

“怎麽可能?”顧成瞪大了眼睛。

“怎麽不可能?”半晌沒說話的道衍,開口說道,“如果你是宋真宗時候的河北漢人,你會相信日後東北一個名為女真的小部落,會在百年後滅亡大宋嗎?”

“如果你是金世宗‘大定之治’時候的河北漢人,你會相信再過幾十年,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會橫掃天下嗎?”

道衍的兩個問題,問的幾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