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2/3頁)

“用數字來模擬國家的情況嗎?”朱棣伸出手指對著空氣勾勒,“夏尚書覺得這種方法如何呢?”

夏原吉微微欠身,認真作答:“聊做遊戲倒是不錯,但畢竟跟治國還不是一回事……畢竟國家太大了,變數也太多了,哪能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加減,就能說得清呢?”

“說的也是。”

朱棣頷首,倒也沒有太過深究。

夏原吉原本以為朱棣的疑問已經過去了,但沒想到朱棣復又回頭說道。

“哦對了夏尚書,朕倒是由此啟發,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陛下且說。”

“你回去以後,安排部裏能幹的吏員,以洪武元年的各項財政數據為100,對比洪武元年到現今三十五年的數據,列出數字來交給朕,好讓朕這種對經國濟民非是專業的人,也能看得清晰。”朱棣盯著夏原吉緩緩說道。

夏原吉心頭一跳,面上不露聲色,只是拱手稱是。

夏原吉心頭猜測,這裏面大約是有兩個原因的,其一是之前的寶鈔,從洪武八年1000貫貶值到洪武二十六年160貫,導致朱棣心裏也有些打鼓,可朱棣打仗當世一流,處理政務算是二流,但搞經國濟民,那就真是三流水平了。

其二便是在術數上,別看朱棣笑話他爹朱元璋,實際上他連他爹都不如,他爹只是算不清特別龐雜的數據推演到後來的情況。

朱棣呢……

反正,術數這東西,你再怎麽無能狂怒,該不會它就是不會。

所以知道自己水平的朱棣也不打算為難自己了,他甚至不打算看原始數據,原始數據有朱高熾把關呢。他只需要直接讓夏原吉找人,給他算個基於洪武元年的百分數據。他就可以一眼看明白,各項財政數據的歷年變化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經歷了剛才的寶鈔事件,朱棣對這些財政數據,總覺得自己看一眼才放心,哪怕其實並沒有什麽卵用……

兩人的短暫交談,這也只是刹那的事情。

隨後,兩人的注意力都開始轉向墻的那頭,聚精會神地聽著。

而兩個小吏郭琎和柴車,則是直接在宣紙上比劃,記錄下了數值和遊戲規則。

其實不管墻內還是墻外,這是所有人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學習方式。

竟然能夠通過玩文字遊戲的模式,來真實地代入元朝的統治者視角。

繼而以元朝統治者的視角,對歷史事件做出自己的抉擇,來體驗紙鈔的演進過程。

除了朱棣,眾人的心情,都開始激動了起來。

仿佛隨著姜星火的遊戲和話語,自己也能過一把當皇帝治理國家的癮一樣。

“姜先生,那我們快點開始吧!”

朱高煦搓了搓大手,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姜星火點點頭,清了清嗓子開場道。

“至元十七年,南宋徹底滅亡,元朝統一中國。此時初始財政、國運,均為滿值。”

隔壁的兩個小吏,此時也在宣紙上寫下了財政100,國運100。

“遊戲。

——正式開始!”

姜星火先是拋出了一次史實征服事件。

“至元十八年,範文虎等攻日本,七月颶風毀船,八月諸將棄船逃歸,全軍僅存十之一二,征服失敗。財政-10,國運-10。”

繼而出現了選擇。

“同年發生一次叛亂,是否鎮壓?”

朱高煦和李景隆對視一眼,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鎮壓!”

而隔壁密室裏的夏原吉,也用探尋地目光望向朱棣。

朱棣微微頷首,示意他也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原因無他,現在財政數值滿格,代表財政充足,鎮壓這個選項又必定成功,傻子才不鎮壓呢。

畢竟,財政可以通過【變鈔】這一國策重置,但要是國運沒了,可就亡國了啊!

要是亡國了,財政數值再高又有個毛用?

所以,所有人幾乎都保持了一致意見,選擇了鎮壓這個選項。

“鎮壓一次叛亂成功,財政-5。”

“那麽至元十八年結束……本年度結算後的財政是85,國運是90。”

朱高煦和李景隆對視一了眼,似乎都讀懂了對方眼神裏的意思。

就這?

這麽簡單這一年就過去了?

這種固定事件加隨機選擇的遊戲,固定事件控制不了,隨機選擇我還不能趨利避害嗎?

李景隆更是洋洋自得,他也就是曹國公不是元朝皇帝,他要是元朝皇帝,治國定然是有一套的,國家不說打造一個太平盛世,那也得是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至於【變鈔】?

本國公這種理財小能手,還會把財政搞破產,搞到需要【變鈔】重置?別說笑了。

這種簡單到白癡的小遊戲,還能難倒本國公?

簡直就是在搞笑,姜郎這次弄得花樣,委實是簡單過了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