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三章 佛跳墻(第3/11頁)

他將自己在牢中的見聞告訴了朱成碧。

“只是單純地斬斷,就像你替那樂師割斷鼻中的息肉一般,對夜行的佛像並沒有用。”朱成碧盤腿坐在茅屋當中,對蓮燈道。

“然後我循著琵琶聲進了大理寺的天牢,見到了一名叫做羅灰兒的樂師。”蓮燈回答道。

這是她燃了懷夢草的第二個晚上。散發著香氣的紫砂缽仍被放在火上熬煮著,折磨著她的饑餓更加強烈了,幾乎成為啃噬著內臟的千萬條小蟲。然而她仍不打算去理它,只凝神聽著蓮燈接下來要說的話。

“然後呢?”

“當然不行了。”秋子麟蹺著二郎腿,一面拆解著懷裏的九連環,一面道。“當年羅灰兒死後,長安城中佛像依然在出現。這表示心魔的源頭並不是他。”

“對,而且根本不成調子。蓮燈還說什麽悲涼,根本就只是有人在亂彈而已。”

“不是他?”朱成碧問:“但他的琵琶聲可讓它暫時退避?”

“琵琶聲?”

“因為心魔的源頭之人,跟他有莫大的關系。”蓮燈轉頭去看秋子麟:“接下來既是由你單獨出馬解決的案子,便由你講述如何?”

“沒有!我剛從門裏爬起來,就聽到了琵琶聲。佛像立刻便消散了。”

秋子麟咳嗽一聲,裝模作樣地坐直了身體,對朱成碧道:“求我啊?”

蓮燈沒有立刻回答。秋子麟卻搶過了話頭:

朱成碧一拳揍在他鼻梁正中央。

只要尋找到那個孕育出心魔的人,替他完成這願望即可。有的時候,單單是說出心魔的存在,便能令其消散。這佛像對“愛”之一字如此敏感,當是因愛而生的心魔。朱成碧猜測著,接著問:“這麽說,你和小秋找到了心魔源頭,於是令佛像消散了?”

真要認真算起來,這樁案子其實發生在佛像夜行之前。

但要降伏它,卻也是容易的。

丹陽公主府上的一位婢女突然著了魔,整日滔滔不絕,說的都是些以她的日常絕對接觸不到的事情。

它只會在黑暗中沉澱,凝結,發酵,甚至具有了形體,邁出了畫卷,行走在一個又一個夜間。

起初並沒有人當真,只當她在胡言亂語。

但它並不會就此消失。

可當她開始說些宮闈私密,什麽哪位後妃的閨房是如何裝飾,皇帝今日的夜宵又進了幾枚胡桃,連權貴之人的枕畔私語都說得活靈活現,便有當事人大感丟臉,坐不住了。

若能得以滿足,這願望自然就消散了,可有的願望並不能得到滿足,有的願望,連想一想都覺得是罪惡。到後來,連許下它的人都不肯承認它,只將它深深地壓抑進了內心,然後徹底忘記了。就像一枚種子,被埋進了深不見天日的土壤深處。

雖說是坐不住,卻也不能簡單地找人將這婢女悶死了事,此時她在長安城中已是相當出名,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等著她接下來會爆出哪一位的八卦。而到目前為止,那些謠言還只是謠言,被當作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已,此刻若是誰氣急敗壞地跳出來殺了她,豈不是坐實了之前她所說的一切?

所謂的心魔,一開始只是普通的願望而已。

然而秘密還在日復一日地自婢女口中說出,甚至連她自己也無法控制:就算捂著嘴,那些話語還是在自動湧出。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她會提到誰,說出什麽不得了的話來。這簡直是懸在所有人脖子上的劍。

就有人因此找到了蓮燈和尚,希望他出馬解決此事。而蓮燈派去了秋子麟。

“是心魔。”

平心而論,秋子麟雖然打架不咋樣,但是對付起小姑娘來還是很有一手的。例如這一次,他接了案子,先是不著急去丹陽公主府上,反倒是去了平康坊,搖頭晃腦地聽了一整日的曲,接著又花重金買了支裝飾精美的琵琶,又纏著樂坊內的姐姐們教他彈了幾招。

“是什麽?”

“為什麽是琵琶?”朱成碧一頭霧水。

“是,你能吞了佛像。但你卻降伏不了它。經此一役,我和秋子麟已經知道了佛像的本體。”

“看,這就是會動腦子的人和只會用蠻力的人之間的區別。”秋子麟得意洋洋,“我之前探聽清楚了,這婢女著魔之日,正巧聽了公主府上一位新來的琵琶手奏曲。而且她提到了這麽些人,幾乎將朝裏朝外但凡有點名望之人全都扒了個遍,唯獨不曾提起過的,就是這位當時聲名正隆的琵琶國手。”

秋子麟一臉的“我就知道”。蓮燈卻頗有深意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難道——”

“自然是一口吞了。”朱成碧斬釘截鐵,“這世上還沒有我吞不了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