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3/4頁)

“咱就別抱怨了,能有一斤,算是不錯,許多地方可是連一兩鹽都看不到了。”

“是呀!我聽說邊境那邊的鹽商,至今都還在鹽池那邊等著的,但鹽池那邊根本就發不出鹽來。”

“不是發不出,而官府現在要全力保住鹽債,鹽池那邊的鹽,都不能往外發,故此,今年很多外地鹽商都拿不到鹽。”

“那些地方百姓豈不是買不到鹽?”

“那能怎麽辦,要是官府兌換不了鹽債,可是會被告上皇庭的。”

……

而在斜對面的酒樓上站著兩個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正是河中府的兩大鈔商,段朝北和鄭敖平,二人望著下面長長的隊伍,嘴角是止不住的上揚。

“有公檢法就是不一樣啊!”

段朝北呵呵笑道:“以往官府估計就賴賬了,但這回官府是拼了命也要保鹽債,如今河中府都得這般賣鹽,其它地方還有鹽嗎?”

“早就沒了。”

鄭敖平道:“犬子剛從延州那邊回來,那邊鹽商都將手中的鹽都死死拽在手裏,可就等著這一波鹽價上漲。”

“是嗎?”段朝北道:“那邊許多鹽市,不是被種家和折家他們控制得嗎?”

鄭敖平道:“前些時候不是打仗麽,需要糧食,被他們控制的鹽,都被陸陸續續換成糧食,他們手中都沒啥鹽了。”

段朝北笑道:“這真是天助我也啊!”

鄭敖平道:“如今官府是死保鹽債,應該是沒有一粒鹽可以賣給那些境外鹽商,現在鹽債的價格已經漲了五成,咱們什麽時候放?”

“才五成,你急什麽。”

段朝北哼道:“這債握在手裏整整三年,要不漲個兩三倍,咱能放嗎?那些利息可不夠咱們塞牙縫的。我前些時候還遇到那陳檢察長,當時我向他打聽了幾句,只要官府給不出鹽,咱就能夠告,反正一切都按照契約行事。”

……

這鈔商有多麽淡定,對於元絳和蔡延慶而言,就有多麽煎熬,此時此刻,他們真的就如同渡劫一般。

蔡府。

“厚之兄回來了。”

蔡延慶急急出得大廳,迎向剛剛在外巡視歸來的元絳,“那邊情況怎麽樣?”

元絳低聲道:“上屋說。”

“是。厚之兄,屋內請。”

蔡延慶立刻將元絳請入書房,又緊緊將門關上。

“唉……!”

元絳嘆了口氣,感慨道:“這打仗花錢如流水啊!”

蔡延慶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過熙河地區對於我朝戰略是至關重要,沒有陷入苦戰,就已經算是幸運的。”

“這倒是的。”

元絳點點頭,又道:“得虧咱們之前偷偷將鹽給運了出去,換了一批糧食回來,否則的話,就是將所有的稅都往裏面送,恐怕都不夠啊!”

蔡延慶又問道:“熙河那邊,現在可安定下來?”

元絳道:“還未完全安定,裏面有不少羌人是反復無常,不過比年初之時,可要好不少,估計駐軍還是不能減少,明年後勤所需肯定也少不了多少,現在就看那邊貿易能否成功,據說成功的話,是能夠減少我們不少負擔,但我只求,別逼著咱們去增稅就行,多少人的努力,才能這西北的稅收穩定下來,可別在生變了。”

蔡延慶聽得是愁容滿面。

戰場上是瞬息萬變,生不生變,他們決定不了啊!

元絳又看向蔡延慶,“這回我們能夠及時將後勤補上,且不傷太多民力,仲遠,你是功不可沒。”

蔡延慶擺擺手道:“這也算不得什麽,還是這幾年積累了一些底子,否則的話,可就不是這麽回事,而且,咱們現在可還站在獨木橋上啊。”

熙河開邊成功,來的太突然了一點,他們完全沒有準備,而且這不是一直在與西夏交戰的西線和北線,而多出來的南線,更要命的是,西北地區剛好改革完成,公檢法已經是全面普及,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的征召百姓去運送糧食。

這也是有史以來,官府第一回完全憑借鈔能力去做後勤。

整個後勤,一部分是有各地禁軍去負責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官府花錢雇人去運送。

這也就是為什麽,河中府的百姓,現在還能夠站在街上聊天,要是以前,西北估計又是一片嗚呼歪哉。

打仗就是在打後勤,說得可真是一點沒錯啊!

得虧張斐那三年,積累了一些底子,再加上蔡延慶和元絳的能力和經驗,這才能夠應付過去,但是他們現在還是欠了一屁股鹽債。

元絳又急急問道:“對了!這裏的情況怎麽樣?”

雖然就他們兩個在屋裏,但蔡延慶仍是十分小聲地說道:“不出所料,那些鹽商全部登記,要求到時兌換鹽,但我們現在手裏的鹽,就只能支付利息。如果到時他們不續鹽債的話,咱們就只能效仿青州,進行債務重組,現在咱們真的山窮水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