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全都是演技派(第3/5頁)

趙頊最終也是被逼無奈,於是召集參知政事,商量如何平息這場風波。

“在臣看來,此案的關鍵,不在於皇城司,而是在廂兵。”

王安石率先站出來道。

趙頊一聽,忙道:“卿此話怎講?”

那眼神好似說,會說你就多說一點,千萬不要停。

司馬光則是一臉鄙夷地看著王安石,這王安石一撅屁股,司馬光就知道他要放什麽屁。

王安石立刻道:“回稟陛下,臣認為此案主要源於廂兵承受著太多勞役,同時又拿不到足夠的俸錢,如果沒有這一切,根本就不會發生此案。”

趙頊點點頭道:“卿言之有理。”

司馬光懟道:“這還不是因為你大興工程導致的?”

王安石道:“難道在我之前,廂兵的日子就過得很幸福嗎?”

“二位先莫要再爭。”

趙頊趕緊制止,“先聽王學士有何想法。”

文彥博瞧了眼趙頊,心道,你還充當和事老,這會議不就是針對你開的嗎?

王安石道:“臣以為一切都是源於廂兵的管理制度雜亂無序,招多少人,沒有規定,裁多少人,亦沒有規定。

說是橋營,但卻幹著漕夫的活,朝廷一紙命令,廂兵們就是一擁而上,這修路的跑去建橋,建橋的跑去修路,除非那些廂兵個個都是全才,否則的話,必然是事倍功半。

看似廂兵天天幹活,但又看不到任何成果,而且不管是政事堂,還是樞密院,都對廂兵營是一知半解,反正就是認為裏面是魚龍混雜。

如此管理制度,若是不出問題,反倒會令人感到奇怪。”

這一番話下來,司馬光不禁都撫須沉吟起來。

王安石的見解,他一直都比較認同,只是對於王安石的解決之法,他就是嗤之以鼻。

趙頊偷偷瞄了他們一眼,又向王安石問道:“那依卿之意,朝廷該如何管理那些廂兵?”

王安石道:“廂兵雖然歸三衙管理,但他們的戰鬥力,大家心裏都清楚,真正與敵人交戰,還是得依靠禁軍。

可是,他們平時不幹活時,還得去操練,只有努力操練,才能夠拿更多的俸錢,這麽一來說,真正需要幹活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變得疲憊不堪。

此外,關於那場聽證會,也足以證明,廂兵有很多熟知工程水利的人才,只不過由於廂兵制度,導致他們的才能白白浪費。

基於這一切,臣以為讓部分廂兵營脫離三衙,然後以才能歸於各部。比如說,建橋、修路歸工部,而水運、陸運歸漕司,等等,如此規劃,朝廷的下達政令,也將更加明確。

若要修橋,直接下令工部,而不需要先下令樞密院,樞密院再下令三衙,三衙再根據命令,調用廂兵,如此繁瑣的規矩,使得朝廷也無法統籌計劃,更加不能夠很好的配合之前所完善預算制度。

以往有什麽大工程,漕運的士兵也得跑去河道服役,既然有這權力,執行者自然就會用人海戰術。如果拆分開來的話,假如修建河道,制置河防水利司就必須根據具體人力去計劃工期,不會返回給朝廷錯誤的信息,而朝廷也能夠做出更加精準的計劃。”

這一番話下來,富弼、文彥博他們都感到驚詫。

這可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如此規劃倒是沒有問題,關鍵是讓廂兵脫離三衙,從軍部變成行政部門。

這……

文彥博略顯憂慮道:“雖然廂兵戰鬥力孱弱,但關鍵時刻,他們還是要履行士兵的職責,若是讓他們脫離三衙,這會不會影響我軍邊防。”

要是以前,趙頊肯定也會有這般擔憂,但是他現在越發認定自己最初布局警署是非常正確的。

王安石道:“打仗靠得是精銳之師,烏合之眾上得戰場,只會拖後腿,還不如讓他們去修建堅固堡壘。

再者說,我也不是要求全部廂兵都脫離三衙,只是讓部分廂兵脫離三衙,關於邊防,暫時還是不會去動的。

但邊防亦可效仿,組建一個個後勤兵團,這術有專攻,必然也會事半功倍,將軍們指揮起來,也能夠得心應手。”

“卿所言甚是有理啊。”

趙頊點點頭,立刻拍板道:“此事就交由制置二府條例司和樞密院負責。”

司馬光一眼就瞧出,這君臣二人又在打配合,王安石將此案歸咎於廂兵制度,以求讓廂兵脫離三衙,這無疑就是在給自己的水利工程吸納人力。

而趙頊則是借這制度漏洞,來轉移大家對於皇城司的埋怨。

說是狼狽為奸,亦不為過。

“陛下,雖然王學士所言有利,但如此重大的事,應考慮周全,不應妄下決斷。而且,此案的關鍵,並非是因廂兵制度而起,而是因為皇城司不受司法約束,可任意妄為,僅憑改變廂兵制度,這是難以平息民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