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3/5頁)

對於他而言,這局勢本來已經徹底掌握在手裏,結果皇帝又要將張斐給調走。

往後跟誰打配合啊!

張斐卻笑道:“我倒是認為,我的去留,已經是無關緊要。”

“誰說的!”

元絳道:“目前也只有河中府和京兆府建設了公檢法,那稅務司在第二年又能否成功,也都猶未可知,這都與你息息相關,怎就無關緊要。”

張斐點點頭道:“但是規則我都已經定下,大家按規矩辦事就行。關鍵在於,河中府的財政,肯定是會穩步上漲的,這能夠讓很多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簡單。

就好比說去年收稅,許多商人都是如實交稅,不是他們願意繳,而是他們認為今年能夠賺得更多,就不願意因小失大,如果要出問題,也應該是等到財政停止增長後,現在我待在這裏,反而沒啥事可幹。”

錢袋子變得愈發充實,沒有人會在意那磕磕碰碰,反之,你就是走在大路上,就會嫌這路不平。

只有錢包才能決定人生態度。

元絳稍稍點頭,又問道:“那你走之後,我們又該跟誰交涉?”

“蔡京!”

張斐道:“我已經傳信京兆府,讓蔡京立刻回來一趟。”

元絳皺眉道:“此人信得過否?”

張斐笑道:“元學士只需要與他商量怎麽解決問題,而不用與之交心。”

元絳道:“他要是透露出去,那怎麽辦?”

張斐道:“此一時,彼一時。以前你我都難,都未站穩腳跟,這商量事情,自然是要偷偷摸摸,但如今不同,如今局勢一片大好,變得大家都有所顧忌,誰也不願意這麽好的政績從手中白白溜走,且規矩都已經定下,到時元學士為了政績,去跟蔡京商量,或者蔡京跑來跟你商量,這都無可厚非。”

“有道理!有道理啊!”

元絳笑著點點頭,“你小子年紀輕輕,看得卻比誰都透徹,你到底拜得哪家名師。”

張斐張口就來:“這當然是跟我嶽父大人學得,司馬學士能教我這些嗎。”

元絳呵呵道:“下回我見到許仲途,我就這麽跟他說。”

張斐趕忙道:“元學士,你可不能出賣我啊!”

……

很快,張斐要回京的消息,在河中府傳開來。

立刻引發恐慌。

河中府的百姓,似乎都不能接受沒有張斐的河中府。

許多大富商也都紛紛上門,詢問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當下人人都堅信人走政息,因為已經發生過無數回,換個好官上來,大家輕松一陣子,下回換個庸官來,就只能受苦。

張斐迫於無奈,只能在法報上解釋,自己並不是調走,只是回去,跟立法會解釋一下自己在河中府判例,自己還是陜西路的大庭長,到時還是會回來的,大家可以理解為回家探親。

百姓想想也對,張庭長一直都待在河中府,沒有回去過,也該回去探探親。

這當然是謊話,只不過是為了安撫河中府的百姓,雖然聖旨上也是這麽說的,但是張斐心裏也清楚,他此番回去,不可能馬上就回來,但是他相信,很快河中府的百姓就會習慣於沒有張斐的公檢法。

然而,有趣的是,那些鄉紳也慌得要命,因為公檢法已經是既定的事實,目前是看不到廢除的可能性。基於這一點,他們認為張斐是有利於推動鄉村自治,如果換個人上來,他們還能否接受《藍田鄉約》,那就不好說,假如換了支持新政的人,這事可能就要黃。

故此,他們趕緊上門,遞上《藍田鄉約》。

就如大狗他們的預料一樣,幾乎所有鄉村都陸續接受《藍田鄉約》,張斐信守承諾,一一答應。

在通過皇庭的備案,《藍田鄉約》便正式得到合法地位。

唯一沒有接受的幾個鄉村,其實都在鹽池邊上,這些鄉村都不以農耕為主,而是以商業為主,他們更喜歡公檢法直接管理。

由此可見,這《藍田鄉約》主要還是針對農耕,而並不適合唯利是圖的商人。

所以,很多投身於商業的百姓,幹脆將田賣了,就直接搬去城裏,畢竟禮教約束太多,他們都更喜歡公檢法的,而且住在鄉裏,要不接受鄉約,雖然鄉約明確表示,這是他們的自由,但肯定也會受到排擠的。

至此,河中府終於奠定了擁有公檢法的全新政治格局。

之前只是政法分離,但是沒有相應的規則,來規範律法和鄉法,但這可不是一個城市工業化的年代,鄉村才是根本所在,處理不好這個事,公檢法制度就不算是真正的立足。

在處理完此事後,張斐還是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等著蔡京回來。

“聽說老師要回京了。”

急急趕回來的蔡京見到張斐,都顧不得行禮,就氣喘籲籲地問道。